最新研究:電子煙與肺部疾病、高血壓風險顯著相關
醫學
04-20
由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主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的大型研究發現,即便電子煙的危害低於傳統香菸,但長期使用仍會顯著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風險,並可能導致高血壓問題。這項發表於《尼古丁與菸草研究》期刊的報告,分析了近25萬名受試者長達四年的健康資料,為電子煙的健康風險提供了更明確的科學證據。
研究團隊特別指出,在30至70歲的成年族群中,電子煙使用與COPD發病率及血壓升高呈現明顯關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傳統可燃香菸對COPD的影響更強烈,但電子煙已成為美國青少年與年輕族群最普遍使用的菸草製品。根據美國疾管署資料,2021年年輕成人使用率已從前一年的3.7%攀升至4.5%。
儘管電子煙常被宣傳為「較安全」的替代品,但研究顯示其煙霧仍可能含有害有機化合物與高濃度尼古丁。更令人憂心的是,約三成(29.4%)的電子煙使用者同時也吸食傳統香菸,這種雙重使用模式會進一步加劇健康風險。
這項研究透過分析249,190人的醫療資料發現:在近四年的追蹤期間,純電子煙使用者雖未顯著增加第二型糖尿病、心衰竭或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COPD發病率明顯提高;而在30-70歲族群中,高血壓風險也有輕微上升。相較之下,傳統香菸使用者所有觀察疾病的風險都顯著增加。
該研究資深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Michael Blaha強調:「這些發現是未來研究的重要基礎。雖然短期內未發現電子煙與心血管事件的關聯,但對COPD和高血壓的影響需要長期監測。」研究團隊建議,這些結果應作為制定公共衛生政策與電子煙監管措施的重要參考。
這項研究獲得美國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及食品藥物管理局菸草產品中心的經費支援[HL120163],完整論文已於2025年3月15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