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失智症患者服用抗憂鬱藥物恐加速認知退化,專家呼籲謹慎用藥

失智症患者服用抗憂鬱藥物恐加速認知退化,專家呼籲謹慎用藥

抗憂鬱藥物常被用來治療失智症患者的焦慮、憂鬱、攻擊行為和睡眠障礙等症狀。然而,最新研究指出,這些藥物可能弊大於利,甚至加速患者的認知功能退化。

一項針對近19,000名失智症患者的研究發現,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患者,其認知功能衰退速度比未服用者更快。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抗憂鬱藥物都會產生相同效果,這意味著謹慎選擇藥物或許能降低部分風險。

這項觀察性研究利用瑞典失智症登記系統(SveDem)的資料進行分析,涵蓋18,740名失智症患者,其中約23%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在研究期間,共記錄了11,912張抗憂鬱藥物處方,其中65%為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

研究主要作者、卡羅林斯卡學院神經生物學、護理科學與社會學系研究員Sara Garcia Ptacek表示:「憂鬱症狀不僅會加劇認知功能退化,還會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妥善治療至關重要。我們的研究結果可協助醫師和醫療專業人員選擇更適合失智症患者的抗憂鬱藥物。」

研究團隊追蹤了失智症患者的認知變化,比較了服用與未服用抗憂鬱藥物者的差異,並探討不同型別抗憂鬱藥物的影響。雖然目前尚無法確定認知功能退化是由藥物本身還是潛在的憂鬱症狀所引起,但研究發現抗憂鬱藥物的使用與認知功能加速衰退之間存在明確關聯。

研究還指出,不同藥物之間存在差異。其中,SSRI類藥物escitalopram與最快的認知功能退化相關,其次是citalopram和sertraline。而作用機制不同的mirtazapine,其對認知的負面影響則小於escitalopram。

研究團隊下一步希望探討特定患者群體,如不同型別失智症患者或具有特定生物標記者,是否對不同抗憂鬱藥物有更好或更差的反應。Ptacek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找出這些亞群,以提供更個人化的照護。」

這項研究由瑞典研究委員會、斯德哥爾摩地區、瑞典失智症研究基金會、阿茲海默症基金會以及Leif Lundblad家族等私人機構發起的「新創新道路計劃」資助。研究人員宣告無利益衝突。

參考文獻:Mo, M., Abzhandadze, T., Hoang, M. T., et al. (2025). Antidepressant use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 a national cohort study. BMC Medicine. DOI: 10.1186/s12916-025-03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