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突破「死亡界線」!新療法讓炭疽病患重獲生機

突破「死亡界線」!新療法讓炭疽病患重獲生機

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團隊近期取得重大突破,發現透過特定生長因子組合,竟能逆轉炭疽桿菌在感染後期造成的致命傷害。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微生物學》期刊,為錯過黃金治療期的病患帶來一線曙光。

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嚴重感染症,雖然在臺灣相當罕見,但若接觸受感染動物或其製品仍可能致病。這種疾病最棘手之處在於,一旦病程超過關鍵的「死亡界線」,現有療法幾乎束手無策。

研究團隊主持人劉世輝醫師(Dr. Shihui Liu)指出:「炭疽初期症狀與流感相似,往往延誤診斷。我們迫切需要針對後期感染的新療法。」他特別強調,雖然美國每年炭疽死亡案例不多,但這種病菌被用作生物武器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這項突破性研究發現,炭疽桿菌會產生兩種蛋白質結合成致命毒素。在感染初期,抗生素或抗體尚能發揮作用;但當毒素進入細胞後,會切斷MEK酵素末端,進而破壞ERK和p38這兩條關鍵細胞存活路徑,導致多重器官衰竭。

令人振奮的是,研究團隊透過三種已核准臨床使用的生長因子組合,成功在實驗鼠和人類細胞中重新啟用ERK路徑。劉醫師表示:「我們原本認為MEK蛋白的損傷是不可逆的,這個發現完全出乎意料!」

目前研究團隊正致力最佳化治療方案,因應人體不同細胞型別的需求調整生長因子組合。這項研究獲得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經費支援,可望為炭疽治療開創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