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望遠鏡揭開面紗星雲的絢麗面紗
太空
02-25
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歐洲太空總署(ESA)合作的哈伯太空望遠鏡,近日捕捉到面紗星雲的一小部分,呈現出令人驚艷的影像。面紗星雲是超新星遺跡「天鵝座圈」的一部分。
這張由哈伯望遠鏡拍攝的影像,展示了面紗星雲的一部分。影像來源:NASA / ESA / Hubble / R. Sankrit。
天鵝座圈是一個巨大的甜甜圈形狀星雲,距離地球約2,400光年。它也被稱為W78和Sharpless 103,實際上是一個超新星爆炸後產生的擴散衝擊波,這場爆炸發生在10,000至20,000年前。
這個星雲的名字來自於它在北天星座天鵝座中的位置,其覆蓋的面積比滿月大36倍。超新星遺跡的可見部分被稱為面紗星雲,也被稱為卷雲星雲或絲狀星雲。
哈伯望遠鏡的天文學家表示:「這個星雲是一顆質量約為太陽20倍的恆星爆炸後的遺跡,這場爆炸發生在10,000至20,000年前。」
這張新影像是由哈伯望遠鏡的廣域相機3(WFC3)在光譜的可見光部分拍攝的。天文學家解釋:「這張影像結合了使用三種不同濾鏡拍攝的圖片,分別突出了氫、硫和氧原子的發光。」
「這張影像只展示了面紗星雲的一小部分。如果你能在不使用望遠鏡的情況下看到整個星雲,它的寬度將相當於六個滿月並排排列的大小。」
「雖然這張影像只捕捉到面紗星雲在某一瞬間的狀態,但它將幫助研究人員瞭解這個超新星遺跡在過去幾十年中的演變。」
「將這張快照與1994年的哈伯觀測資料結合,將揭示出氣體結節和絲狀結構在這段時間內的運動,從而增進我們對這個壯麗星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