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發現30萬年前木製工具 揭遠古人類採集生活新證據
考古
07-15
考古學家在中國西南部的甘棠箐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發掘出35件木製工具,包含挖掘棒與小型手持尖狀器具。這項重要發現顯示,使用這些工具的遠古人類並非用於狩獵,而是主要用來挖掘與加工植物。
雖然人類使用木材的歷史超過百萬年,但在考古記錄中,特別是更新世早中期,木製文物相當罕見。
多數古代木製工具發現於非洲與歐亞大陸西部,著名案例包括德國與英國出土、距今30至40萬年的矛與投擲棒,以及尚比亞發現的榫接原木、以色列與義大利遺址出土的木製板材與挖掘棒等結構性元件。
長期以來「竹器假說」認為東亞早期人群主要依賴竹子製作工具,但該地區有機物質工具的考古證據卻十分稀少。
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劉建輝博士與研究團隊,對中國西南甘棠箐遺址出土的各類文物進行深入研究,其中35件木製器物展現明顯的刻意塑造與使用痕跡,包括切割、打磨與磨損跡象,證實這些是遠古人類精心製作的工具。
這些工具多數以松木製成,形式多樣:從大型雙手挖掘棒,到小型手持器具,甚至包含可能用於切割植物根部的鉤狀工具。
研究人員指出:「相較於歐洲同期以中型狩獵工具為主的著名遺址,甘棠箐遺址的特色在於其更廣泛且多元的小型手持工具組合,這些工具主要設計用於挖掘與加工植物。」
「這些木製工具的精密程度,凸顯了有機質文物在解讀早期人類行為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那些僅憑石器會讓人誤以為技術較為『原始』的地區。」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最新一期《科學》期刊。
_____
劉建輝等。2025。中國西南甘棠箐30萬年前木製工具。《科學》389(6755):78-83; doi:10.1126/science.adr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