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活在巨型黑洞裡?韋伯太空望遠鏡驚人發現顛覆宇宙認知
生物
07-30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研究團隊最近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獲得了一個可能改寫現代宇宙學的震撼發現。這臺史上最強大的紅外線望遠鏡,讓我們得以窺見大爆炸後僅3億年的早期星系,卻意外揭露宇宙可能具有某種「特定方向」的神秘特性。
研究人員分析了263個早期星系的旋轉方向,驚人發現有158個星系(約60%)呈順時針旋轉,105個(約40%)呈逆時針旋轉。這種明顯的不平衡現象,直接挑戰了現行宇宙學「各向同性」的基本假設——也就是宇宙在大尺度上應該沒有特定方向性。
主導研究的夏米爾教授指出:「這些星系旋轉方向的差異顯而易見,任何人觀看影像都能立即察覺。韋伯望遠鏡的強大效能讓這個發現變得無可爭辯。」雖然過去曾有類似研究,但從未出現如此顯著的統計差異。
這個違反常理的觀測結果,引發了幾項大膽的理論解釋。最引人遐想的假設是:我們的宇宙可能位於某個更大宇宙的黑洞內部!夏米爾解釋:「若宇宙誕生時就帶有自轉,這將符合『黑洞宇宙學』理論——整個宇宙其實是一個超大黑洞的內部結構。」
另一個較保守的解釋則涉及都卜勒效應。由於銀河系自身旋轉可能產生觀測偏差,使反向旋轉的星系看起來更明亮,導致在紅移宇宙中出現數量上的錯覺。若是如此,天文學家將需要重新校正現行的宇宙距離測量方法。
這項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的研究,不僅可能解釋宇宙膨脹速率差異等現存謎題,更暗示現有宇宙理論存在根本缺陷。不過夏米爾強調:「我們還需要更多觀測資料來驗證這些驚人發現,畢竟這可能改寫我們對宇宙本質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