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肉桂保健品恐影響藥物療效?專家揭密關鍵成分
醫學
05-15
最新研究顯示,這個廣受歡迎的香料可能與處方藥物產生互動作用。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國家天然產品研究中心發現,肉桂中的關鍵成分「肉桂醛」會啟用人體代謝藥物的受體,可能降低某些藥物的治療效果。
研究團隊在《食品化學:分子科學》期刊發表論文指出,過量攝取肉桂保健品可能導致處方藥物過快被代謝。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Shabana Khan警告,若未告知醫師就大量服用,可能影響慢性病患者的用藥安全。
雖然肉桂在傳統醫學中用於調控血糖、促進心血管健康及抗發炎已有悠久歷史,但其確切作用機制仍不清楚。研究人員強調,早餐咖啡撒些肉桂粉無傷大雅,但高濃度的保健品就需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種的肉桂風險各異。研究中心副主任Amar Chittiboyina說明,常見於超市的中國肉桂(Cassia)含有較高量的香豆素,這種天然抗凝血成分可能與薄血藥產生互動作用;相較之下,斯里蘭卡產的真肉桂風險較低。
研究共同作者Bill Gurley表示,雖然已知肉桂醛可能啟用藥物代謝受體,但確切影響仍需臨床試驗驗證。專家特別提醒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患者,使用任何保健品前都應諮詢醫師。
這項研究獲得美國農業部支援(合作協議編號58-6060-6-015),詳細內容可參考2024年12月20日發表於《食品化學:分子科學》的論文(DOI:10.1016/j.fochms.2024.1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