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腦霧」之謎解開!關鍵生物標記異常成致病主因
醫學
05-16
自疫情爆發五年來,醫學界早已注意到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會出現持續性症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患者多數初期僅有輕微症狀,甚至無需住院治療,且過去身體狀況良好。
研究團隊發現,這些「長新冠」患者普遍面臨診斷困境。他們的症狀複雜多變,從認知功能障礙、身體不適到情緒問題都可能出現,卻常被醫療人員質疑症狀真實性。密西根州Corewell Health的Michael Lawrence博士指出:「許多患者在染疫半年後仍感到不被理解,也未能獲得適當照護。」
最新研究帶來突破性發現!團隊針對17名PCR確診患者進行追蹤,其中10人出現長新冠症狀。透過血液檢測發現,這些患者體內「神經生長因子」濃度明顯偏低,同時「介白素-10」(IL-10)濃度卻異常升高。
研究共同作者Bengt Arnetz博士解釋:「神經生長因子負責促進腦神經元連結,而IL-10則是發炎指標。這兩項生物標記的異常變化,完美解釋了長新冠患者常見的腦霧症狀與慢性疲勞。」
Lawrence博士進一步說明:「這項發現特別重要,因為長新冠患者的常規神經認知檢測往往顯示正常,使他們難以獲得確診。若能早期透過生物標記篩檢,就能及時提供跨領域治療。」
研究團隊也注意到,長新冠症狀與纖維肌痛症患者描述的「纖維霧」極為相似。未來將擴大研究規模,持續追蹤生物標記變化,並探索與其他慢性疾病的關聯性。
這項開創性研究已發表於《PLOS One》期刊,為長新冠診斷與治療帶來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