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望遠鏡捕捉「活躍棒旋星系」 驚見1.74億倍太陽質量黑洞
NASA/ESA哈伯太空望遠鏡近日拍攝到UGC 11397星系的驚人影像,這個棒旋星系中心正潛伏著持續成長的超大質量黑洞。
這張由哈伯望遠鏡捕捉的影像,呈現了位於天琴座、距離地球約2.5億光年的UGC 11397星系。影像來源:NASA / ESA / Hubble / M.J. Koss / A.J. Barth。
這個星系又稱IRAS 19019+3346、LEDA 62725或TC 872,最早是由瑞士天文學家弗裡茨·茲威基於1966年編纂的《星系與星系團目錄》中首次記載。
哈伯研究團隊表示:「乍看之下,UGC 11397就像是個普通的螺旋星系。」
「它擁有兩條優美的旋臂,由恆星點綴其間,並被團塊狀的暗色塵埃雲所勾勒。」
「真正讓UGC 11397與眾不同的,是它核心區域藏著一個質量相當於1.74億個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而且這個黑洞仍在持續成長。」研究人員特別指出。
「當黑洞吞噬周圍氣體、塵埃甚至整顆恆星時,這些物質會劇烈加熱,在宇宙中上演一場絢麗的光影秀。」
「被黑洞捕獲的物質會釋放出從伽瑪射線到無線電波的各種電磁輻射,其亮度可能毫無預警地忽明忽暗。」
「但在包括UGC 11397在內的某些星系中,濃密的塵埃雲遮蔽了大部分可見光波段的高能活動。」
「儘管如此,科學家仍透過明亮的X射線輻射,發現了UGC 11397中心正在成長的黑洞。」
這項發現讓天文學家將UGC 11397歸類為「第二型賽弗特星系」——這類活躍星系的核心區域通常被甜甜圈形狀的塵埃氣體雲所遮蔽,無法以可見光觀測。
研究團隊表示:「我們將運用哈伯望遠鏡,深入研究數百個像UGC 11397這樣藏有成長中黑洞的星系。」
「這些觀測資料將幫助我們測量鄰近超大質量黑洞的重量、瞭解宇宙早期黑洞的生長過程,甚至研究星系核心極端環境中的恆星形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