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為何喝下重水?揭開其神秘面紗
在科學史上,有些實驗令人匪夷所思,例如科學家為了研究重水的特性,竟然親自喝下這種物質。這其中包括了克勞斯·漢森(Klaus Hansen),他喝下重水以測試其對人體的安全性;以及哈羅德·尤里(Harold Urey)和喬阿基諾·法伊拉(Gioacchino Failla),他們純粹是為了品嚐重水的味道。
首先,什麼是重水?元素是由其原子核中的質子數量來定義的,例如氫有一個質子,氦有兩個,而鈾則有92個質子。中子的數量則可能有所不同,不同元素需要不同數量的中子才能保持穩定(或至少是長久存在)。許多元素都有不同中子數的版本,這些被稱為同位素。
1920年代,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提出假設,認為可能存在一種較重的氫同位素,即氫原子除了質子外還擁有一個中子。不久後,美國物理化學家哈羅德·C·尤里證實了這種同位素的存在,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種較重的同位素現在被稱為氘(Deuterium)。水(H2O)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無機化合物,但尤里證明瞭氘可以與氧結合,形成我們所稱的「重水」(D2O)。
事實上,重水存在於天然水中,約佔0.015%,可以透過電解法分離出來。雖然重水與普通水相似,但它具有一些有用的特性,尤其是在核反應堆中的應用。
但我們今天的主題並非重水的核能用途,而是它的味道。1930年代,一些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興趣,其中就包括奧斯陸大學的藥理學家克勞斯·漢森。他首次嘗試了高濃度的重水,並在一群同事的注視下喝下了這種液體。
漢森描述道:「我將燒杯舉到嘴邊,立刻感到口中有一種灼熱的乾燥感,隨後便感覺不到任何味道。我的大腦先是感到興奮,並伴隨著一種危機感。我告訴自己,『冷靜下來,這只是一次小實驗。』然後一切就結束了,我依然能看、能聽、能呼吸、能走動,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漢森推測,高濃度的重水對人類和動物可能是致命的,但他並不知道具體的劑量。幸運的是,他最終安全地完成了實驗。那麼,重水究竟是什麼味道?根據漢森的描述,喝下重水時會有一種「灼熱的乾燥感」,這引起了尤里的興趣,他因此組織了一次盲測。
尤里和法伊拉在實驗中寫道:「我們將樣本含在口中短暫時間以確認其味道,然後吐掉。另一人則重複同樣的步驟,但將水吞下。我們兩人都無法分辨普通蒸餾水和純重水之間的味道差異。」
重水在低濃度下可以安全被人體吸收,並常用於人體科學研究中。耶魯大學醫學院指出:「超過30年的研究並未顯示氘的攝入有任何負面影響。」然而,當哺乳動物體內約20%的水是重水時,可能會產生毒性效應;而當比例達到35%時,則可能致命。
有趣的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重水與普通水相比,實際上有一種明顯的甜味。這或許是重水最令人意外的特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