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2:人人都需要額外補充嗎?
醫學
07-30
維生素B12(又稱鈷胺素)是水溶性維生素,天然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像是魚類、蛤蜊牡蠣等海鮮、肉類、牛肝、雞蛋、牛奶與其他乳製品。
在這些食物中,維生素B12會與蛋白質結合。我們胃中的酵素和鹽酸能將其釋放出來,不過它不會維持遊離狀態太久——最終會與胃壁細胞分泌的「內在因子」蛋白質結合。這種結合能讓維生素B12在小腸中被有效吸收。
維生素B12對人體至關重要,它參與神經系統運作、紅血球生成和DNA合成等重要功能。多餘的B12會儲存在肝臟中,但由於是水溶性維生素,過量部分也會經由尿液排出。
當人體缺乏維生素B12時,可能出現疲倦、心悸、臉色蒼白、食慾不振等症狀。有些人還會出現「舌炎」,導致舌頭紅腫。神經系統方面則可能出現手腳麻木刺痛、肌肉無力、平衡感變差、大小便失禁、情緒低落、記憶力衰退和意識混亂等問題。
以下族群特別容易缺乏維生素B12:- 純素食或蛋奶素者(建議選擇新增B12的植物性食品)- 年長者- 患有惡性貧血、乳糜瀉或克隆氏症等吸收不良疾病者- 接受過腸胃道手術者
若您不屬於高風險族群且身體健康,通常不需要特別補充。過量攝取B12雖然安全,但對身體無益,只會造成金錢浪費。目前也沒有確切科學證據支援B12能預防心臟病、中風或認知衰退,或是提升體能表現。
若不確定是否需要補充,建議諮詢醫師並進行血液檢測。醫師會根據檢測結果和個人健康狀況,建議適合的補充方式(如口服錠劑、注射劑或鼻噴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