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火烈鳥的「水中龍捲風」捕食術:揭開粉紅優雅背後的獵食智慧

火烈鳥的「水中龍捲風」捕食術:揭開粉紅優雅背後的獵食智慧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Victor Ortega Jiménez博士在亞特蘭大動物園的一次參觀中,被火烈鳥的覓食行為深深吸引,進而展開了一場深入研究。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水下世界的複雜運作,更可能為人類解決水中微塑膠等汙染物的集中處理提供靈感。

火烈鳥以淺水區的各種小型生物為食,從鹽水蝦到昆蟲幼蟲應有盡有。牠們著名的粉紅色羽毛源自於攝取的藍綠藻中的類胡蘿蔔素。最新研究發現,牠們能透過特殊技巧最大化食物濃度,減少不必要的覓食動作。

Ortega Jiménez最初只能觀察到水面漣漪,但他直覺水下必有玄機。透過水下攝影機和雷射技術,研究團隊終於揭開火烈鳥的獵食秘密。他們不僅建立了水流動力學模型,還3D列印火烈鳥的喙和腳掌進行實驗,研究足跡遍及全美四所大學。

研究證實,火烈鳥會巧妙結合腳掌動作和特殊形狀的喙部,創造出能將獵物導向喙部的水流漩渦。這些漩渦轉速驚人,連身手敏捷的鹽水蝦和水黽都難以逃脫。

火烈鳥的蹼足攪動水流時會產生特殊效應。與人類陷入泥濘時的情況不同,牠們柔軟的蹼能防止真空吸力產生,同時在抬腳時擠壓出富含食物的沉積物漩渦。上下擺動時展開和收攏腳蹼的動作,更強化了這個效果。

L型的喙部會產生第二道漩渦,當喙部在水中垂直移動時,能將食物集中。保持上喙靜止貼近湖底,同時快速開合下喙,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竟能將捕食效率提升七倍。

「火烈鳥是濾食性動物中的超級專家,」Ortega Jiménez強調,「不只是頭部,牠們的頸部、腿部、腳掌和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有效捕捉這些微小而敏捷的生物。」

有趣的是,威爾遜瓣蹼鷸也會跟隨智利火烈鳥覓食,研究發現這種行為能使牠們的食物攝取量倍增,研究人員認為這要歸功於火烈鳥的踩踏動作。

Ortega Jiménez表示研究尚未結束,火烈鳥強而有力的舌頭運作方式,以及喙部類似鯨鬚的梳狀結構,都還有許多值得探索之處。他同時好奇其他動物是否也使用類似技巧,例如南露脊鯨雖然體型迥異,但同樣在海底附近捕食浮游生物。

正如Stephen Jay Gould所言,火烈鳥站立時看似嚴肅的表情,在覓食時總會露出神秘的微笑。這項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