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聊天機器人與國家安全之爭:DeepSeek封禁風波解析

聊天機器人與國家安全之爭:DeepSeek封禁風波解析

中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DeepSeek推出R1程式後,震撼了全球產業,還讓美國科技股市值蒸發數十億美元。據稱,該程式是基於價格較低、技術相對不那麼先進的輝達(Nvidia)半導體打造而成。然而,從華盛頓到首爾的各國政府,如今正紛紛著手禁止在官方裝置上使用這款親民的中國應用程式,聲稱要防止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造成敏感資訊潛在洩漏。法新社為您深入剖析這場風波。

首先採取行動的是羅馬。義大利對DeepSeek展開調查,並表示將阻止這家新興中國應用程式掌握義大利使用者的資料。義大利資料保護局曾在2023年短暫封鎖過ChatGPT。接著,臺灣禁止公部門和關鍵基礎設施單位的員工使用DeepSeek,稱其為中國產品,可能危及國家安全,隨後澳洲也跟進。南韓包括國防部和統一部(負責處理與擁有核武的北韓關係)在內的多個部門,以及警方,都基於安全考量,禁止在軍事和工作電腦上使用該應用程式。美國國會議員也提議推出《禁止政府裝置使用DeepSeek法案》,眾議員達林・拉胡德稱,與「中共有關聯的公司」DeepSeek對美國構成的國家安全威脅「令人擔憂」。

各國政府為何如此擔憂呢?在DeepSeek的使用條款中,有一部分涉及將個人資料提供給第三方,這與OpenAI的ChatGPT頗為相似。春川聖心大學的資料安全教授柳興烈表示,美國公司通常會抗拒政府索取資料的要求,但在中國,當政府要求存取資料時,企業在法律上有義務提供使用者資料。「尊重使用者隱私和配合政府存取資料之間的差異,往往影響各國對企業的信任程度。」此外,根據DeepSeek的隱私政策,它還會收集「鍵盤敲擊模式或節奏」的資訊,以偵測個人與每個按鍵互動的模式。北京方面則表示,中國政府「從未要求企業或個人非法收集或儲存資料」。外交部發言人郭佳坤稱,這些限制措施並非基於真正的國家安全考量,而是凸顯了「經貿和科技問題的政治化」。

這些封禁措施是否合理呢?奧斯陸大學韓國研究教授弗拉基米爾・季霍諾夫指出,在華盛頓對DeepSeek表示擔憂後,南韓採取限制措施,既反映了其真實的擔憂,也是對美國路線的本能跟隨。他表示,美國的安全盟友南韓「在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無法單獨行動,因此或多或少會遵循美國軍方的網路安全指導方針」。但他也公平地指出,沒有大型科技公司在政治上是中立的。他以谷歌為例,稱谷歌會儲存歷史搜尋資訊,認為其不會在政府要求時與政府機構分享這些資訊是天真的想法,不過他也承認,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與政府的合作可能更為廣泛。臺灣人工智慧專家、臺灣人工智慧學院秘書長伊莎貝爾・侯告訴法新社,DeepSeek「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的政策」。例如,在中國通常會被審查的有關天安門廣場或臺灣主權的敏感問題,在其他地方使用DeepSeek時也應該可以提出,但實際上DeepSeek在海外提供服務時也採用了相同的規則。

這場風波是否出人意料呢?龍仁大學中國研究教授樸承燦告訴法新社,DeepSeek於2023年5月推出,這樣的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專家們指出,中國近年來在企業研發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根據韓國商工會議所的資料,中國在全球研發投資排名中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且增長幅度最大,過去十年投資額飆升了超過11倍。樸承燦表示:「我認為(R1的推出)是在川普時代之前就精心策劃的一步,我們應該關注DeepSeek的第二波和第三波發展。」

未來會如何發展呢?DeepSeek表示,其大型學習模型使用的是先程序度較低的H800晶片,根據美國出口管制規定,該晶片在2023年前允許銷往中國。半導體出口強國南韓和臺灣一直靠銷售尖端晶片獲利,而DeepSeek的出現讓整個產業陷入動盪。成均館大學中國經濟學教授樸基舜告訴法新社:「如果DeepSeek真的使用了H800晶片,那就意味著,即使沒有尖端半導體,只要軟體夠好,使用普通半導體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他還指出,美國和中國等國家正在大量投入人才和資源進行軟體開發,DeepSeek的例子表明,像首爾這樣的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支援,以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