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年前「太陽風暴」創紀錄!比現代強500倍,改寫地球歷史
太陽偶爾會爆發極端的高能粒子事件,其強度遠超現代觀測紀錄。這類事件會大幅影響地球系統中宇宙射線產生的同位素(如放射性碳14C),並在樹木年輪等自然檔案留下清晰印記。過去1.2萬年已知有8次此類事件,其中西元775年事件最強。但最新研究發現,距今14,350年前(西元前12,350年)的放射性碳峰值竟是更強烈的太陽風暴所致——強度比775年事件還高出18%,很可能發生在當年1至4月間,3月初機率最高。
芬蘭奧盧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克塞尼婭·戈盧本科團隊指出:「太陽粒子風暴會大幅增強宇宙射線在大氣中產生放射性碳等同位素,這些異常訊號被鎖在樹木年輪裡,成為精確定年的『宇宙時間戳記』。」
這類劇烈波動被稱為「宮嶽事件」(以首位發現的日本學者命名),不僅是研究太陽活動的珍貴資料,更能幫助釐清考古年代。奧盧大學伊利亞·烏索斯金教授補充:「透過這些事件產生的碳14訊號,我們已成功精確定位紐芬蘭維京人聚落和希臘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年代。」
為重建冰河時期的太陽風暴,研究團隊開發新型化學-氣候模型「SOCOL:14C-Ex」,先用775年事件的樹輪資料驗證模型,再套用至冰河環境分析14,350年前事件。戈盧本科博士強調:「這是全新世(過去1.2萬年溫暖期)之外,目前唯一確認的極端太陽粒子事件。」
相較於2005年衛星時代最強風暴,遠古事件的強度估算超過500倍!其他重大事件還包含西元994年、西元前663年、前5259年及前7176年,另有數個候補事件尚待確認。戈盧本科警告:「14,350年前事件樹立了新的最糟情境,評估未來太陽風暴對衛星、電網和通訊系統的威脅時,理解這種規模至關重要。」
該研究已發表於《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論文標題:〈SOCOL:14C-Ex模型揭示晚冰期碳14峰值源自破紀錄太陽風暴〉(Kseniia Golubenko et a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