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海怪現蹤!德國出土完整化石揭密蛇頸龍演化史
科技
04-01
德國南部近日出土一具儲存異常完整的蛇頸龍化石,為解開這類傳奇海洋爬蟲類的早期演化之謎帶來關鍵線索。這具名為「威氏近翼龍」的標本,挖掘自霍爾茨馬登的波西多尼亞頁巖層,其研究成果已刊登於《PeerJ》生命與環境期刊。
研究團隊在霍爾茨馬登的下侏羅紀地層中,發現了這具編號MH7的化石,堪稱該區域迄今最完整的蛇頸龍關節連線標本。相較於當地常見的魚龍與海生鱷類近親,蛇頸龍化石的出土機率極低,使得這次發現更顯珍貴,為研究1.8億年前歐洲海域生物多樣性開啟嶄新視窗。
「這具標本讓我們首次觀察到成年階段的威氏近翼龍,有助釐清該物種在蛇頸龍演化系譜中的定位。」論文第一作者、隆德大學的米格爾・馬克斯強調:「研究結果顯示,早侏羅紀時期歐洲各海域可能已形成獨特的蛇頸龍生態群聚。」
研究證實早侏羅紀是蛇頸龍演化的關鍵時期,當時基礎類群開始分化,為後續主宰海洋生態的族群奠定基礎。歐洲各地出土的特殊物種,更強化了「早期蛇頸龍可能具有地域侷限性」的假說。
共同作者薩文・薩克斯補充:「我們發現蛇頸龍發展出特化適應與區域性演化支系的時間,遠比過去認知的更早。這項突破對於理解海洋爬蟲類如何應對侏羅紀海域環境變遷,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這項跨國研究由隆德大學、比勒費爾德自然博物館、烏普薩拉大學及霍夫太古博物館共同完成,完整論文可參閱《PeerJ》期刊2025年3月31日刊載之〈威氏近翼龍新標本揭示隱鎖龍類前驅物種多樣化與早侏羅紀歐洲蛇頸龍特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