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機場與軍用雷達外洩訊號 恐成外星文明偵測地球的關鍵線索

機場與軍用雷達外洩訊號 恐成外星文明偵測地球的關鍵線索

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團隊最新模擬顯示,地球各類雷達系統產生的無線電波外洩,可能成為外星文明偵測我們的「科技特徵」。不同於傳統SETI計畫聚焦主動傳送的訊號,這項研究特別關注機場民航雷達與軍事雷達系統無意間散發的電磁輻射。這些支撐現代文明的基礎設施,其產生的無線電波強度足以在星際距離被偵測。研究團隊從巴納德星、HD 48948等六個恆星系統的觀測角度,分析全球雷達分佈如何影響地球無線電特徵的時間結構。結果顯示,雷達訊號外洩模式會因觀測位置而異,這為SETI搜尋策略提供了嶄新方向。

Ramiro Saide等人透過先進模擬技術,描繪距離地球200光年內的外星文明,若擁有類似綠岸望遠鏡等級的裝置,可能觀測到的地球電磁洩漏景象。圖片來源:Gemini AI。

研究主要作者、曼徹斯特大學博士生Ramiro Caisse Saide指出:「機場雷達系統掃描飛機時,累積發射功率達2×1015瓦特,200光年外的先進望遠鏡都能偵測。相較之下,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潛在適居行星——比鄰星b僅4.2光年,以現有太空技術仍需數千年才能抵達。」

軍事雷達因具方向性,會形成獨特的燈塔式掃描模式,在特定觀測角度下峰值功率可達1×1014瓦特。Caisse Saide強調:「對具備先進無線電望遠鏡的外星觀察者而言,這種訊號顯然是人為產物。在某些觀測位置,軍事雷達訊號強度甚至會增強百倍。」

這項突破性研究不僅為搜尋外星文明提供新指標,更幫助人類理解科技發展對宇宙可觀測性的影響。曼徹斯特大學Michael Garrett教授說明:「掌握訊號傳播特性,有助我們規劃無線電頻譜保護策略,並設計新一代雷達系統。相關建模技術還能應用於天文觀測、行星防禦及監測太空環境影響。」

研究團隊已將成果發表於2025年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國家天文會議(NAM 2025),相關論文標題為〈機場民用與軍事雷達洩漏作為地外文明可檢測標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