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紐西蘭神秘蝸牛「脖子產卵」珍貴畫面首度曝光!

紐西蘭神秘蝸牛「脖子產卵」珍貴畫面首度曝光!

科學家首次捕捉到瀕危肉食性蝸牛從頸部「生殖孔」產卵的驚人畫面!這種被稱為奧古斯塔山蝸牛(Powelliphanta augusta)的神秘軟體動物,其獨特的繁殖方式終於揭開面紗。

紐西蘭保育部(DOC)護林員麗莎·弗拉納根在宣告中表示:「我們照顧這些蝸牛這麼多年,這還是第一次親眼目睹產卵過程。當時正在幫蝸牛量體重,翻過來時意外發現卵正從牠的體內緩緩排出。」

從影片中可見,一顆珍珠白的卵從蝸牛黏滑的頸部皺褶間緩緩擠出,這個特殊開口就是牠們的生殖孔。DOC資料顯示,Powelliphanta屬至少有20個物種和59個亞種,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蝸牛之一。

這種夜行性生物極少在白天活動,除非遇到大雨天氣,因此人類很難觀察到牠們。由於棲地破壞與外來種捕食,牠們已成為紐西蘭最受威脅的無脊椎動物之一。其中P. augusta僅分佈於南島西岸的布勒高原,正面臨露天煤礦開採導致的滅絕危機。

由於數量稀少且習性隱蔽,人們對牠們的生命週期知之甚少。為此,保育人員已進行近20年的圈養研究。DOC表示:「自2006年起,我們就在霍基蒂卡用恆溫箱管理這個圈養族群,當時牠們在西海岸的主要棲地已因採礦而消失。」

與多數蝸牛相同,Powelliphanta是雌雄同體,但成熟速度極慢,約8歲才達性成熟(對蝸牛而言非常長壽),每年僅產約5顆卵,孵化期更超過一年。DOC資深科學顧問凱絲·沃克指出:「有些圈養個體已25至30歲,與紐西蘭外來種庭園蝸牛形成強烈對比——後者像雜草般大量繁殖且壽命短暫。」

沃克解釋,雖然堅硬外殼能保護牠們免受捕食,但也使交配變得困難:「Powelliphanta演化出獨特解決方案——在頭部下方右側發展出生殖孔,只需微微探出殼外就能完成交配。雙方會同時伸出陰莖交換精子,並儲存至受精產卵。」她也補充,雌雄同體的特性讓牠們也能自行受精。

根據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資料,雖然透過生殖孔產卵在蝸牛中很常見,但Powelliphanta的特殊之處在於每次只產單一顆卵(而非多數蝸牛的卵團)。目前DOC已透過野放重建族群,但會持續維持圈養族群直至確認野外族群穩定生存。DOC強調:「圈養計畫不僅拯救了這個物種,更讓我們有機會瞭解這些世界獨一無二的奇妙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