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檢測新突破!輕鬆揪出年輕男性最常見的癌症
科學家最新研究證實,透過簡單的抽血檢查就能準確檢測出年輕男性最常見的惡性睪丸生殖細胞腫瘤。這項由康乃爾大學團隊主導的研究,發現一組特殊的微小RNA(miRNA)可作為可靠的生物標記,不僅能實現早期診斷,甚至可能在胎兒時期就發現潛在風險。
這項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研究,利用小鼠實驗模型證實,這些能調控基因表現的miRNA具有高度特異性。研究團隊更發現,小鼠體內找到的miRNA在人體也有相對應的版本,大大提升了這項檢測方法的臨床應用價值。
「在癌症診斷領域,我們正積極發展非侵入性的『液態活檢』技術。」獸醫學院生物醫學科學系教授羅伯特·韋斯解釋:「透過簡單抽血就能監測疾病狀況,無論是早期發現或術後追蹤,這項技術都展現了重大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睪丸生殖細胞腫瘤是美國15至39歲男性最常見的癌症,過去50年發病率更暴增近40%。雖然這類癌症對化療反應良好,五年存活率高達95%,但研究顯示腫瘤可能早在胚胎發育時期就已形成,通常在青春期後開始惡化。
研究團隊利用韋斯教授先前開發的小鼠模型,成功在實驗室培養腫瘤細胞並觀察其分化過程。透過比較未分化的多功能幹細胞與已分化的特化細胞,他們發現名為miRNA 290-295(小鼠)與miRNA 371-373(人類)的特定miRNA群組,只會由未分化的睪丸癌細胞分泌。
「這些miRNA具有驚人的特異性,」韋斯教授強調:「它們只出現在惡性睪丸腫瘤中,在乳癌或良性睪丸腫瘤中完全檢測不到。」研究還發現這些miRNA調控的基因,主要影響癌症發展、細胞週期和細胞凋亡等關鍵過程。
這項研究不僅驗證了小鼠模型在研究人類疾病上的重要性,更為後續研究開啟新方向。研究團隊下一步將深入探討這些miRNA的功能機制,瞭解它們影響的基因及其作用。韋斯教授表示:「如果證實這些miRNA確實扮演重要角色,它們將成為阻斷腫瘤生長或轉移的新治療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