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擺脫手機成癮:實用技巧助你重拾生活掌控權

擺脫手機成癮:實用技巧助你重拾生活掌控權

在這個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時代,許多人不知不覺中已成為「手機成癮者」。你是否也常常不自覺地滑Instagram、看TikTok短片、在WhatsApp上聊天,或是在X(前Twitter)上無止境地刷動態?這些社交媒體應用程式設計得讓人上癮,要擺脫它們的誘惑並不容易,尤其對大腦仍在發育的年輕人來說,單靠意志力往往難以奏效。

如果你也是手機成癮者,想要減少每天盯著螢幕的時間,以下是一些實用技巧,幫助你騰出更多現實生活中的寶貴時間:

首先,刪除那些讓你浪費時間的應用程式。過去一年,我已經刪除了手機上的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因為我希望減少使用它們。偶爾,我還是會因為需要在手機上發布照片而重新安裝這些應用程式(有時我會將照片傳到筆記型電腦上再發布,但通常這樣做太麻煩了)。這種方法的風險在於,一旦重新安裝應用程式,你可能就不會再刪除它了。

iPhone和Android裝置都內建了控制螢幕使用時間的功能,家長也可以用這些功能來管理孩子的手機使用。在iPhone的設定選單中,你可以找到「螢幕使用時間」控制功能,設定「停用時間」來關閉手機在特定時段的所有活動。例如,如果你想要一個無手機幹擾的夜晚,可以將停用時間設定為晚上7點到隔天早上7點。這些控制功能還可以讓你對特定類別的應用程式(如社交、遊戲或娛樂)進行全面限制,或針對單一應用程式設定使用時間上限。例如,如果你覺得Instagram太讓人分心,可以設定每天只能使用20分鐘。

然而,這些限制並不難繞過,它們更像是提醒而非不可跨越的紅線。當你嘗試開啟一個有限制的應用程式時,會出現一個選單,讓你可以選擇再使用一分鐘、15分鐘後提醒,或完全忽略限制。Android使用者則可以透過「數位健康」設定來管理螢幕使用時間,包括提醒使用者已使用多少時間的Widget,以及建立工作和個人分開的設定檔,這樣在辦公室時就可以隱藏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及其通知。

還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讓手機不再那麼吸引人。例如,我使用iPhone的「專注模式」來靜音通知。如果我在開會,我會將手機靜音直到離開會議地點。Android也有類似的「專注模式」來暫停讓人分心的應用程式。此外,將手機顯示從彩色改為灰階,可以讓它看起來不再那麼吸引人。在iPhone上,你可以透過設定中的色彩濾鏡來調整;在Android上,則可以開啟「就寢模式」或調整色彩校正設定。Android手機還可以透過「數位健康」中的「抬頭提醒」功能,提醒使用者走路時不要看手機。

如果內建的控制功能還不夠,市面上還有許多第三方應用程式,如Jomo、Opal、Forest、Roots和LockMeOut,專門設計來減少螢幕使用時間。這些應用程式大多有免費和付費版本,付費版本提供更多功能,並強烈推薦使用者訂閱。我為此測試了幾款應用程式。例如,Opal會在我點選Facebook圖示時介入,顯示各種勵志訊息,並統計我嘗試開啟它的次數。要繞過封鎖,我必須開啟Opal並等待六秒鐘,才能申請最多15分鐘的時間來瀏覽Facebook。Jomo則以類似的方式限制我使用Reddit,解鎖前需要等待20秒。OneSec則採取不同的方法,提醒使用者先暫停一下,但實際操作中很容易跳過提示。

對於那些認為軟體解決方案太容易繞過的人,一些新創公司提供了硬體解決方案,例如Unpluq的黃色標籤、Brick和Blok的塑膠方塊,這些都需要使用者用手機掃描才能解鎖應用程式。這些裝置的製造商認為,軟體解決方案太容易被繞過,而一個可以放在遠處或留在身後的實體物件,才是更有效的消除幹擾的方法。

如果你想要更徹底地擺脫手機,市面上還有各種手機鎖箱和保護套,有些設計讓家長可以在孩子應該睡覺時鎖住他們的手機。Yondr公司生產的行動式手機鎖袋,不僅用於音樂會或學校,還推出了家用電話盒。

或許,你的手機成癮背後有更深層的原因,例如焦慮、壓力、孤獨、憂鬱或低自尊。如果你認為這是問題所在,探索心理治療可能是值得的。倫敦一家醫院治療「科技成癮」的計劃,包括處理「面對面時間的不適感」和探索你與科技的關係。另一家診所則強調,其社交媒體成癮治療還包括提升患者的科技管理技能,例如「設定裝置使用界限、尋找替代活動來填補減少線上互動的空缺,以及學習如何更多地參與現實世界」。

最後,如果你願意採取極端措施,可以考慮將智慧型手機換成功能更基礎的手機。這是一個極端的選擇,但市場上有一群熱衷於復古手機的亞文化群體,他們選擇只有基本功能的手機,從Nokia的經典機型到Punkt的時尚但價格較高的裝置。當然,這樣做的代價是,你將無法使用Google Maps或銀行應用程式等必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