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組織聯盟呼籲加州檢察長阻止OpenAI轉型營利企業
由加州非營利組織、基金會與勞工團體組成的聯盟,近日對ChatGPT開發商OpenAI提出質疑,敦促州檢察長介入阻止這家人工智慧新創公司轉型為營利企業的計畫。超過50個組織在LatinoProsperity與舊金山基金會帶領下,已於週三向檢察長邦塔辦公室提交請願書,要求對山姆·奧特曼領導的公司展開調查。
請願書中指出:「OpenAI成立初衷是開發造福全人類的AI技術,但如今企圖變更企業結構,顯示其目標已轉變為將AI帶來的龐大利益——包括難以估量的利潤與可能改變世界的關鍵技術控制權——集中到少數企業投資者與高階員工手中。」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OpenAI於2015年以非營利組織形式成立,後為商業運作設立營利子公司。目前由非營利董事會監管這家負責開發ChatGPT、文字轉影片工具Sora等產品的子公司。隨著AI產業競爭白熱化,OpenAI聲稱需調整商業結構以籌集更多資金,去年12月宣佈考慮將子公司轉型為公益公司(PBC),屆時非營利母公司將保留股權但失去控制權。
奧特曼三月接受Stratechery專訪時坦言,最初成立非營利研究實驗室時,根本沒有產品規劃,只想發表研究論文。如今OpenAI已成為AI領域龍頭,ChatGPT每週活躍使用者達5億。他在哈佛商學院的對談中反思:「我們知道運算規模很重要,但仍嚴重低估所需資源。」
此結構調整引發非營利界質疑。請願書質疑OpenAI是否遵守非營利規範、能否保護慈善資產,更憂心此例一開,將有更多新創公司濫用非營利結構「為個人謀取暴利」。值得注意的是,OpenAI董事會2023年經歷重大改組,奧特曼曾因「溝通缺乏誠信」遭解僱,五天後復職並重組董事會。
本月OpenAI宣佈完成由軟銀領投的400億美元融資,估值達3,000億美元。根據協議,若年底前未完成結構轉型,軟銀可減少投資。法律事務所合夥人尼爾·伊蘭指出:「非營利組織無法發行股票或提供投資回報,這使他們難以像Meta、微軟和谷歌那樣獲取充足資源參與競爭。」
據CB Insights資料,OpenAI現為全球估值第二高的未上市公司,與TikTok母公司位元組跳動並列,僅次於馬斯克旗下估值3,500億美元的SpaceX。LatinoProsperity執行長奧森·阿吉拉爾強調:「這種規模的轉型前所未見,我們要求檢察長善用職權保護慈善資產。」
部分非營利領袖將此事件比擬1990年代非營利醫療機構轉型潮,當時政府曾介入監管。邦塔檢察長辦公室已要求OpenAI提供更多轉型細節,並向CalMatters表示「正嚴肅調查,確保慈善資產用途符合初衷」。但阿吉拉爾批評「至今未見具體作為」。
OpenAI的競爭對手也表態反對,Meta去年致函檢察長,而OpenAI共同創辦人馬斯克更透過旗下xAI提起訴訟試圖阻止轉型。南加大商學院學者納撒尼爾·法斯特認為,儘管遭遇阻力,OpenAI仍可能推進計畫,關鍵在於:「當塵埃落定成為營利企業後,他們能否保持非營利時期的核心價值?還是最終淪為唯利是圖的普通企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