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減重迷思大揭密!醫師警告:盲目瘦身可能弊大於利

減重迷思大揭密!醫師警告:盲目瘦身可能弊大於利

您是否想過,減重可能不是健康的關鍵,甚至會適得其反?越來越多醫師指出,傳統以減重為核心的治療方式,往往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因素:健康習慣、整體福祉與人性化照護。

最新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多數體重較重者很難透過單純改變生活方式維持長期減重效果。更值得注意的是,過度強調減重可能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包括社會汙名化、心理壓力,甚至引發飲食失調等問題。

研究團隊主持人Juan Franco醫師強調:「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確實重要,但體重數字本身並不能準確反映一個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專家們呼籲醫療界應轉向以實證為基礎、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模式,將焦點從體重計上的數字轉移到個人的實際需求與健康目標。

過去數十年來,治療肥胖的標準做法不外乎「少吃多動」。然而最新研究顯示,這些生活方式調整鮮少能帶來持久的減重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們在降低心臟病、中風或早逝風險方面,也尚未被證實具有顯著效果。

專家特別指出,過度關注減重可能強化社會對體重的偏見,這些負面態度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可能導致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甚至造成體重反彈增加。值得慶幸的是,近年臨床指引已開始認同「健康不該被體重定義」的理念,像「任何體型都能健康」(HAES)等替代方案已展現出改善飲食行為的積極成果。

研究團隊建議,醫師在面對尋求減重的患者時,應充分告知各種介入措施的潛在利弊,並盡量降低飲食失調與新陳代謝長期影響的風險。這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方式,不僅能提供更優質的照護,也能有效減少體重歧視。

Franco醫師總結道:「醫師關於健康飲食與運動的建議仍然重要,關鍵在於提供不以體重為唯一標準的優質照護。這不是降低標準,而是要更全面地討論什麼對患者真正重要。」

這項顛覆傳統觀唸的研究由國際專家團隊共同完成,已發表於2025年6月的《英國醫學期刊》,勢將改變醫療界對體重管理的既定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