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電腦手機轉手前必看!你的個資可能還在「裸奔」
科技
04-11
當你準備回收筆電或手機時,是否覺得刪除照片、恢復原廠設定就萬無一失?殘酷的事實是:駭客仍可能竊取你的密碼、檔案甚至銀行資料!研究顯示,高達90%的二手電子裝置仍殘留可恢復的敏感資訊,這暴露出多數人在轉賣3C產品時,根本沒做好資料清除。
驚人的案例層出不窮:在eBay上販售的二手儲存裝置中,42%仍存有護照掃描檔、學歷證明等私密檔案;2022年更發現,出口到迦納的歐洲電子廢棄物竟夾帶政府機密檔案。美國某電信商因報廢程式疏失,導致1400萬客戶資料外洩;醫療機構硬碟處理不當,也讓10萬筆病患紀錄曝光。
多數人誤以為「恢復原廠設定」就能徹底抹除資料,但實驗發現35%二手手機在重置後仍可復原資料。尤其舊款裝置或未加密裝置,專業鑑識工具能輕易讀取殘留資訊。iPhone因內建硬體加密較安全,Android則因廠商設計差異存在風險。
想要真正守護隱私,你可以這樣做:
個人使用者必學3招:
1. 使用專業抹除軟體(如Shreddit for Android)
2. 啟用全碟加密(Windows用BitLocker/Mac用FileVault)
3. 固態硬碟需特別處理,傳統抹除法可能失效
企業級防護指南:
• 採用符合NIST標準的認證抹除工具
• 敏感資料建議物理銷毀(消磁/粉碎/熔解)
• 選擇R2或e-Stewards認證回收商
特別提醒!各國對資料保護有嚴格法規,歐盟GDPR、美國CCPA等都可能對不當處置開出天價罰單。轉售前務必確認解除雲端帳號繫結,單靠重置遠遠不夠。
多花30分鐘做好資料清理,就能避免身分盜用、金融詐騙等風險。現在就行動,讓你的舊裝置「安全退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