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發現:距離地球僅35光年 科學家找到可能宜居的「類地球行星」
天文學界傳來重大突破!國際研究團隊在鄰近的L 98-59恆星系統中,確認了第五顆可能適合生命生存的類地行星。這個由蒙特婁大學Trottier系外行星研究所(IREx)主導的研究,對這顆紅矮星周圍的行星系統進行了迄今最詳盡的調查。
L 98-59距離地球僅35光年,早在2019年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就發現其三顆小型系外行星,後來歐洲南方天文臺的ESPRESSO光譜儀又透過徑向速度資料確認了第四顆行星。這四顆行星都極其靠近母星,軌道距離甚至比水星繞太陽的軌道還要近得多。
研究團隊重新檢視了來自地面和太空望遠鏡的大量資料,首次精確測量出這些行星的大小和質量。領銜研究的Charles Cadieux表示:「這些新結果讓我們對L 98-59系統有了最完整的認識,也為未來使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進行大氣研究提供了關鍵目標。」
該系統中的所有行星都具有與類地行星相當的質量和大小。最內側的行星L 98-59 b大小僅為地球的84%,質量約為一半,是已知少數引數測量精確的「次地球」之一。研究顯示,兩顆內側行星可能因潮汐加熱而經歷劇烈的火山活動,類似太陽系中木星的火山衛星「木衛一」。而第三顆行星密度異常低,可能是顆富含水資源的「水世界」。
這項研究的關鍵突破是確認了系統中的第五顆行星L 98-59 f。雖然它不會從母星前方經過(即不產生凌日現象),但透過HARPS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尋器和ESPRESSO資料,科學家仍從恆星運動的細微變化中發現了它的存在。這顆行星接收的恆星能量與地球從太陽接收的能量相當,因此位於適居帶內,液態水可能存在。
研究團隊並未申請新的望遠鏡觀測時間,而是利用現有資料庫中的資料,結合IREx研究人員於2022年開發的新型逐行徑向速度分析技術,大幅提高了資料精度。共同作者Étienne Artigau表示:「我們開發這些技術就是為了挖掘檔案資料中的潛在價值。」
這些發現使L 98-59成為探索巖質行星多樣性、甚至最終尋找生命跡象的最佳候選系統之一。其鄰近性、小質量恆星特性,以及多樣的行星組成和軌道,使其成為JWST進行後續大氣研究的理想目標。
共同作者Alexandrine L'Heureux興奮地表示:「隨著這些新結果,L 98-59加入了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年深入瞭解的鄰近緊湊行星系統精選名單。看到它與TRAPPIST-1等系統並列,對我們解開圍繞紅矮星執行的小型行星本質和形成之謎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