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驚呆了!加拉巴哥群島番茄出現「返祖現象」
最新研究揭露島嶼植物的演化逆轉現象。在加拉巴哥群島的年輕火山島上,野生番茄展現出異常行為,似乎正拋棄數百萬年來的進化成果,回歸到更原始的基因型態,重新啟動沉睡已久的化學防禦機制。
這些源自南美洲品種的番茄(推測由鳥類散播至此),開始產生數百萬年來未見的毒性分子混合物。這種化學組合與現代栽培番茄相比,反而更接近茄子的化合物。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期刊發表這項驚人發現,將其描述為可能的「逆向演化」案例——這個術語常在演化學界引發激烈辯論。
此現象挑戰了「演化只會朝適應性更強方向前進」的傳統觀點。雖然遠祖特徵偶爾會重現,但透過完全相同遺傳機制實現的情況極為罕見。
研究主要作者、分子生物化學家Adam Jozwiak表示:「這完全超出我們預期。但它確實正在火山島上真實上演。」生物鹼是這項化學變化的核心化合物,這類苦味分子存在於番茄、馬鈴薯、茄子等茄科植物中,能作為天然殺蟲劑抵禦昆蟲、真菌和草食動物。
研究團隊展開此項調查,是因為生物鹼雖然對植物有益,卻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這些化合物在高劑量下具有毒性,促使科學家探究其生成機制,以降低食用作物中的含量。
加拉巴哥番茄的特殊之處,不僅在於產生生物鹼,更在於製造出現代番茄未見的古老變體。團隊分析來自群島各處的30多個番茄樣本後發現:東部島嶼番茄產生的生物鹼與現代栽培品種相似;西部島嶼的番茄卻合成出與茄子遠祖匹配的分子形式。
這種差異源自「立體化學」——分子中原子的空間排列方式。研究團隊發現,只要改變單一酵素中的四個胺基酸,就足以將分子結構從現代型切換為祖先型。他們在實驗室合成這些酵素的編碼基因,植入菸草植株後,菸草果然開始製造古老化合物。
這種模式並非隨機出現,而是與地理分佈高度相關:位於生態穩定、生物多樣性高的東部老島,番茄產生現代生物鹼;而在環境嚴苛、土壤貧瘠的西部新島,番茄則恢復了古老化學機制。
研究團隊推測,新島嶼的惡劣環境可能是驅動「返祖」現象的關鍵。為驗證變化方向,團隊運用現代DNA進行演化建模,結果顯示年輕島嶼番茄的產物確實與遠祖特徵吻合。
雖然蛇類、魚類甚至細菌中都曾記錄到古老特徵重現的案例,但如此清晰精確的化學證據實屬罕見。Jozwiak強調:「遺傳與化學證據都指向返祖現象,這個機制確實存在。」
這種變化可能不僅限於植物。Jozwiak大膽推測:「理論上其他物種也可能發生類似情況,包括人類。當然不會在一兩年內發生,但若環境劇變,經過足夠時間或許會實現。」
這項研究暗示:生命有時會透過「向過去取經」來尋找前進之道。Jozwiak指出:「只要改變幾個胺基酸,就能獲得完全不同的分子。這項認知可幫助我們設計新藥、增強抗蟲性,甚至培育毒性更低的農產品。但首先,我們必須理解自然界如何做到這點——這項研究正是邁向理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