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擁抱太陽能 力拚能源危機解方
在古巴西恩富戈斯省,一座未完工的核電廠遺址附近,數百名工人正加緊安裝4.4萬片太陽能板。這個加勒比海島國正試圖透過再生能源,擺脫長期依賴石油的能源困境。
四十年前,古巴曾將能源希望寄託在蘇聯核能技術上;如今,這個共產主義國家選擇擁抱太陽能,並獲得中國的技術支援。在「拉尤卡」太陽能園區,隨處可見印有中文標示的貨櫃,堆高機載運著太陽能板穿梭於混凝土支架之間。
「我們正在鋪設電纜、挖掘管溝並安裝面板。」一名工人描述著工地上的繁忙景象。這項預計五月完工的工程,是古巴能源轉型的重要一步。
擁有約1,000萬人口的古巴,目前仍高度依賴八座老舊的燃油發電廠。這些建於1980至1990年代的設施故障頻傳,導致全國供電不穩。過去半年內,脆弱的電網已發生四次大規模停電,有時甚至持續數日之久。
能源礦業部長維森特·德拉奧·萊維向官方媒體《格拉瑪報》透露:「全國超過半數的燃料消耗都用於發電。」為解決危機,古巴政府計劃在2025年前興建55座太陽能園區,其中五座將設在西恩富戈斯省。
這個中部省份不僅擁有工業港口和煉油廠,1980年代更曾被選為蘇聯援建核電廠的場址。隨著蘇聯解體,這項工程在1992年被迫中止,如今只剩巨大的鋼製圓頂見證當年的雄心。
目前古巴約三分之一的燃料需仰賴進口,主要來自同樣受美國制裁的委內瑞拉。在燃料短缺情況下,當局甚至必須向土耳其租賃浮動發電廠,並使用原油驅動發電機。
德拉奧·萊維強調,太陽能園區是實現再生能源目標的關鍵,因為「投資成本較低、建設速度更快,且能分散在全國各地」。古巴計劃在2025年將再生能源佔比提升至12%,2030年達到37%。
今年底前,古巴希望實現每日1,20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量,幾乎可彌補目前1,500兆瓦的電力缺口。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需要數百萬美元投資,在西方國家援助有限的情況下,古巴轉向被官方稱為「兄弟之邦」的中國尋求支援。
距離「拉尤卡」園區僅15公里處,當年被訓練成為核電廠工程師的埃利塞爾·馬欽,如今改行養豬維生。這位60歲的前蘇聯留學生回憶核電廠停建是「沉重打擊」,但他也承認:「就當前情況而言,太陽能確實是獲取能源最快速的途徑。」
不過,德州大學研究員豪爾赫·皮尼翁提醒,若缺乏儲能電池系統,太陽能發電在夜間將無法發揮作用。這項關鍵技術將是古巴能源轉型下一階段必須克服的挑戰。
在都會區以外,許多古巴家庭仍被迫使用木柴或木炭烹飪取暖。能源危機的現實,讓這個島國的人民更加期待太陽能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