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佛羅裡達核電廠:美國鱷魚的意外棲息樂園

佛羅裡達核電廠:美國鱷魚的意外棲息樂園

在佛羅裡達一座核電廠的冷卻運河裡,一群意想不到的美國鱷魚在此安了家,而且繁衍得相當興盛。別擔心,這些鱷魚可不是會發光、擁有奇怪超能力的放射性變異種。事實上,這片人工棲息地反倒幫助了這個瀕危物種恢復族群數量。

土耳其角核電廠於1960年代在佛羅裡達南部的濕地棲息地動工興建。它有一套「精密系統」的冷卻運河,用來排放核電裝置產生的熱量,佔地達6800英畝。數十年來,當地的一些鱷魚利用這套系統生存、繁衍,從瀕臨區域性滅絕的邊緣逐漸恢復過來。

早在1976年,就有報導指出土耳其角出現鱷魚。從那時起,核電廠營運商佛羅裡達電力與照明公司已經替超過8000隻鱷魚幼崽做了標記。根據他們對2022年繁殖季的估計,核電廠運河迎來了破紀錄的33個鱷魚巢穴。此外,被標記並放生的幼崽數量也位居第三,總共有512隻。

對於這些爬行動物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訊息。美國鱷魚是佛羅裡達南部以及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部分地方的特有物種,屬於易危物種。

你能找到鱷魚的身影嗎?這張是佛羅裡達南部土耳其角核電廠的航空照片。圖片來源:Felix Mizioznikov/Shutterstock.com。美國鱷魚最長可達6公尺(20英尺),不過在野外很難見到超過4.2公尺(14英尺)的個體。它們和美國短吻鱷相似,但可以透過較淺的鱗片和更尖的吻部來區分。

鱷魚能在土耳其角蓬勃發展有幾個原因:這裡恆定的水位降低了巢穴被淹的風險,而且相對少有人為幹擾,也沒有其他動物的掠食威脅。

「這對它們來說是個避難所,很安全。我們這裡是佛羅裡達乃至美國鱷魚築巢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佛羅裡達電力與照明公司僱用的生物學家麥克・洛瑞特在2024年接受CBS新聞採訪時表示。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天堂。2019年,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發現,運河系統的水質不佳正危害著鱷魚及其棲息地,生物多樣性中心也因此發出了嚴厲警告。

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2010年代中期水鹽度突然增加,導致海草和藻類大量死亡。這種變化在食物鏈上產生了連鎖反應,導致一些鱷魚餓肚子,族群數量也隨之下降。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土耳其角的美國鱷魚似乎仍比自然界其他地方的同類過得好,那些同類還在與獵殺、汙染和棲息地喪失等問題苦苦鬥爭。

「雌性前來築巢,雄性跟著追逐雌性,然後在這裡出生的幼崽也會在這裡長大。我們擁有完美的隔離築巢區,而這樣的地方在更自然的區域正逐漸消失。」洛瑞特在最近接受WTTW採訪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