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菲律賓最大湖泊驚現外來魚種!生態危機拉警報

菲律賓最大湖泊驚現外來魚種!生態危機拉警報

菲律賓雅典耀大學生物學家近期證實,在國內最大淡水湖「內湖灣」發現外來入侵物種「銀鯧魚」(學名:Barbonymus schwanefeldii),引發學界憂心這可能破壞當地魚類族群,衝擊湖泊脆弱的生態系統。

這種閃爍著銀光的魚類,原本是水族愛好者缸中的寵兒,如今卻悄悄現身菲律賓自然水域。這個發現再度敲響警鐘,顯示非原生種生物被隨意放生至生態環境的問題日益嚴重。

2024年研究團隊仔細檢驗捕獲於內湖灣的樣本,透過詳細形態學分析,確認這正是俗稱「銀鯧魚」的外來種。雖然原產於東南亞多個地區,但並非菲律賓原生魚種。這種魚以生長快速、雜食性著稱,其閃亮的金屬色澤深受觀賞魚市場青睞,但一旦進入自然棲地,便可能快速搶佔食物來源和繁殖空間,對原生種造成威脅。

雖然尚無法確定銀鯧魚是何時、如何被引入內湖灣,但這項發現凸顯了一個嚴重問題:菲律賓內陸水域正持續面臨外來魚種入侵危機,卻缺乏有效監控機制,長期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生態後果。

研究團隊領導人Kent Elson S. Sorgon表示:「雖然這是內湖灣首次確切記錄到銀鯧魚,但鄰近的八打雁省帕格桑漢河等水域也有目擊報告。我們呼籲相關單位加強監測,並提升民眾對外來種問題的認知。」

學者警告,銀鯧魚的入侵可能加劇內湖灣生態系統的惡化。這個重要水域不僅維繫數百萬民眾的生計,更肩負漁業、供水及防洪調節等關鍵功能。若放任外來種擴散,恐將重蹈全球其他入侵魚種(如吳郭魚或清道夫魚)造成的生態災難,導致生物多樣性流失及水生食物網的永久改變。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菲律賓系統生物學期刊》,團隊強調當務之急是建立完善生物安全政策,並在更多不可逆的入侵發生前,建立全國性淡水外來種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