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的生命:卡爾·齊默揭開空中生物學的神秘面紗
在19世紀,結核病如同一場致命的風暴席捲歐洲,帶走了無數生命。一本新書《空氣中的生命》由卡爾·齊默撰寫,深入探討了空中生物學——研究空氣中生命的科學,如何揭示了這種疾病的空氣傳播途徑。
2020年3月10日,華盛頓州斯卡吉特縣的一間教堂大廳內,61名合唱團成員正在排練。當他們歌唱時,一種微小的病菌在空氣中飄散。不到一個月,58名成員被感染,其中五人病情嚴重。這場病毒在美國各地肆虐,數千人死亡,學校和企業關閉,70萬人失業。
雖然許多科學家在2020年就確認了新冠病毒透過空氣傳播,但公共衛生機構花了數月時間才承認這一點。斯卡吉特縣的超級傳播事件促使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考慮COVID-19的空氣傳播。然而,至今仍有科學家認為,將病毒歸類為空氣傳播的延遲是一個錯誤,這延誤了關鍵的公共衛生措施,導致疾病更快地傳播。
在《空氣中的生命》一書中,科學記者卡爾·齊默將這一「錯誤」根源於一個長期被忽視的領域——空中生物學的歷史。齊默從19世紀路易·巴斯德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冰川上的實驗開始,講述了這位微生物學家如何透過向天空傾倒玻璃容器,捕捉並證明空氣中存在微小的病菌。巴斯德的發現激勵了後代科學家,包括病理學家弗雷德·邁爾,他將培養皿置於各種飛行器中,最終命名了這一領域。
透過巴斯德、邁爾和其他數十位科學家的故事,齊默巧妙地將幾個世紀的空中生物學科學編織在一起。他以誠實和複雜性豐富地人性化了這些角色,同時突出了公眾尊敬的和默默無聞的科學家。他簡潔、有力的語言為從熱氣球進行的華麗實驗,以及在大學地下室進行的樸素實驗賦予了生命。
但空中生物學不僅僅是科學的空中之旅。這一領域深陷人類最黑暗的時刻,齊默將這些時刻從陰影中帶到光明中。空中生物學家在關於黑死病、霍亂和結核病等致命疾病如何傳播的辯論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齊默寫道,雖然一些科學家致力於對抗空氣傳播的感染,但另一些人則致力於創造這些感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是幾個製造生物武器的國家之一。一些美國研究人員幫助建立了致命的病菌和孢子庫,可能用於對抗國家的敵人。戰後多年,空中生物學仍然籠罩在秘密之中,並在很大程度上被公共衛生官員忽視。直到COVID-19,這種情況才開始改變。
讀者將在書中更好地理解生命如何在空中飛翔,以及公眾對空中生物學的認識已經走了多遠。這提醒我們,人類目前關於空氣中生命的決定是由深厚的歷史所指導的。齊默以與大氣中豐富生命和諧共存的願景結束了他的編年史:「只要地球上有生命,它就會飛翔,只要我們在這裡,我們就會呼吸。」
購買《空氣中的生命》請訪問Bookshop.org。Science News是Bookshop.org的附屬機構,將從本文中的連結購買中獲得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