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新星DeepSeek顛覆高科技產業常規
在分析高科技企業的策略時,有一個簡單的法則:硬體不斷升級,而軟體卻逐漸退化。然而,2025年1月,中國的DeepSeek人工智慧突破性進展卻打破了這一產業常規,震撼了矽谷和投資界。
傳統上,微晶片和其他元件的效能提升使得電子產品變得更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個人電腦、智慧手機等裝置的新版本。硬體的改進也讓軟體開發者能夠打造出功能更豐富的應用程式。然而,開發者在進行這些改進時往往效率不高,程式碼的行數不斷增加,就像氣體會填滿任何空間一樣,軟體程式設計師總能找到方法消耗掉所有可用的處理能力。
DeepSeek卻打破了這一現象,它在比OpenAI的ChatGPT更低的處理能力和更少的成本下,表現得同樣出色甚至更好。這引發了關於人工智慧是否真的需要巨額資本和能源投資的重大疑問。
實際上,高科技領域中已經有一個小眾市場打破了「硬體進步、軟體退步」的常規,那就是高效能運算領域,包括超級電腦和近年來的百億億次級電腦。由於這些電腦數量稀少,因此有動力去高效利用它們。
「這一切都是為了最佳化軟體,」在DeepSeek訊息震撼科技界幾天後,明尼蘇達州高效能運算領域的25年資深人士Gina Norling告訴我,「我們如何讓它們高效執行?這正是我認為人工智慧必須面對的問題。」
Norling在Cray Inc.工作了十多年,這家先鋒超級電腦製造商於2019年被惠普企業(HPE)收購,她最近參與了Cray在El Capitan專案中的工作,這臺電腦現在是全球最強大的電腦。如今,她是晶片製造商AMD的高管,該公司的產品是Cray機器(包括El Capitan)的主要處理器。
在我2022年寫了一篇關於明尼蘇達州超級電腦公司的報導後,Norling聯絡了我。她和其他人提醒我,仍有數百名明尼蘇達州人在HPE、其他公司和大學從事高效能運算工作。
上個月,她給我發了一張El Capitan最近啟用儀式的照片,這是由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負責的專案,位於加州利弗莫爾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照片中還有另外兩位明尼蘇達州人,」Norling說,「這些是架構師和領導者,我們並不代表所有在明尼蘇達州本地進行的工程工作,因為還有很多明尼蘇達州人參與了軟體的開發。」
El Capitan專供政府使用。美國第二快的電腦Frontier位於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也是HPE的產品,基於AMD晶片。私人和學術研究機構與政府機構競爭使用它。
「委員會審查所有執行應用程式的提案,只會選擇少數幾個,」Norling說,「再次強調,這一切都是為了最佳化軟體。」
即使在DeepSeek推出引發頭條新聞的軟體更新之前,人工智慧軟體的價格已經迅速下降,分析師和記者們已經開始稱其為商品。OpenAI、Google和其他大型AI模型開發者已經大幅削減了其他開發者使用其模型處理資料的費用。
DeepSeek的發展,即需要更少計算資源的AI模型,正在對硬體端施加下行壓力。這在投資者對Nvidia的看法中最為明顯,Nvidia是AI系統中使用的晶片的主要製造商。
然而,Nvidia可能會受益於一個稱為Jevons悖論的經濟原理:當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且價格下降時,需求會變得如此之高,以至於資源的消耗量會上升。
這種效應在1990年代末的個人電腦上就曾出現。1997年,當時領先的PC製造商康柏開始生產其首款低於1000美元的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一些投資者擔心商品化會損害PC產業。然而,需求卻急劇上升。
我們已經習慣了科技成為一股強大的通縮力量。看看今天的電子產品和AI的價格,與當時的PC相比。1990年代末的低於1000美元的PC在2025年的美元價值約為2000美元。而AI革命正在500美元以下的PC、智慧手機和平板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