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海豚與漁民的默契合作:巴西的獨特捕魚文化

海豚與漁民的默契合作:巴西的獨特捕魚文化

在巴西南部的拉古納地區,海豚與漁民之間的合作已經延續了數代。這種跨物種的合作不僅讓雙方都能捕獲更多的魚,也成為當地一項獨特的傳統。研究人員透過無人機拍攝的影片發現,海豚在捕魚過程中展現出高度的協調能力,這使得漁民能夠在最佳時機撒網,從而提高捕魚的成功率。

這種合作關係中,海豚會將魚群驅趕到淺水區,而漁民則根據海豚的動作(如尾巴拍打水面或突然下潛)來判斷撒網的時機。海豚則可以從網中抓取一些魚來食用,或者更容易地捕食被網困住的魚。這種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讓雙方都能從中獲益。

奧勒岡州立大學海洋哺乳動物研究所的行為生態學家Mauricio Cantor指出:「這是兩種頂級掠食者結合各自優勢的罕見互動。」過去的研究顯示,漁民之間會相互合作以最大化捕魚量,但科學家們不確定海豚是否也會相互合作,還是僅僅為了競爭魚群。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種合作關係,Cantor及其團隊在2018年的鯔魚遷徙高峰期,使用無人機拍攝了海豚在拉古納附近的捕食行為。在記錄的45次人豚合作捕魚中,有9次成功捕獲了魚。研究人員追蹤了海豚在水面上的三個動作:個體之間的距離、游泳軌跡的對齊以及下潛的同步性。

研究發現,當海豚在驅趕魚群時沿著多條軌跡接近漁民,並且同步下潛時,人豚合作的成功率更高。這些行為顯示出海豚具備高度的協調能力,能夠「適應並利用人類的活動」,西班牙蓬特韋德拉瓶鼻海豚研究所的生物學家Bruno Díaz López如此評論。

Cantor強調,瞭解這些確保成功捕食的策略對於延續這種獨特的捕魚合作關係至關重要。他表示:「這是一個持久的例子,證明我們與自然的互動不必是單方面的,也可以是互惠的。」

目前,Cantor團隊的生態學家正與電腦科學家合作,開發一種AI模型,以更有效地從無人機影片中提取海豚水面行為的模式。此外,他們還在分析四年的生理資料,追蹤漁民的細微決策過程。Cantor希望未來能收集到海豚獵食者的同型別生理資料,儘管他承認這將是一項挑戰,因為需要「等待有人開發出一種適合海豚的Fit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