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羊耳垢竟能揭開致命飲食秘密
一點耳垢,就能揭露綿羊是否食用了危險的有毒植物。研究人員在2024年12月的《毒理學》期刊上發表報告指出,食用了死亡卡瑪斯草(death camas)的綿羊,其耳垢在進食這類有害植物後的幾天內,就會含有該植物的毒素。此項發現,讓研究人員從擦拭耳垢中獲得的醫學見解又添一筆(參考訊息來源:2014年2月24日)。
在牧場吃草時,牛、羊等牲畜可能會因食用有毒植物而死亡。美國農業部位於猶他州洛根的有毒植物研究實驗室的分析化學家斯蒂芬·李表示,要找出「罪魁禍首」可是個大工程。實驗室工作人員可能得前往牧場檢驗植物,或分析牲畜群中存活個體的血液,而這需要專業的訓練和裝置。李和他的同事一直在研究,能否把耳垢作為一個更簡單的樣本,用以判斷動物是否接觸了致命草料。
研究團隊把目光聚焦在死亡卡瑪斯草(學名Zigadenus paniculatus,有時也被歸類為Toxicoscordion paniculatum)上,它是百合科的近親,在美國西部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牲畜若食用了足夠量的這種植物,就會受到兩種化合物——加西因(zygacine)和加加丹寧(zygadenine)的毒害,症狀包括口吐白沫、磨牙、抽搐、走路腿僵硬、嘔吐,甚至可能因心臟和呼吸衰竭而死亡。李和他的團隊從先前的研究中得知,有一個適當的死亡卡瑪斯草劑量,能讓綿羊生病,但又不至於病得很重而死亡。於是,研究人員在紫花苜蓿泥中注入死亡卡瑪斯草的提取物,以此餵食綿羊,劑量剛好能達到上述效果。從第三天開始,研究人員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每隔幾天就採集一次耳垢樣本。他們還從在長滿死亡卡瑪斯草的牧場中放牧了三天的綿羊身上採集耳垢樣本。
研究人員在餵食了含毒紫花苜蓿的綿羊耳垢中檢測到了毒素,在食用後第三天,毒素濃度達到最高,隨後幾周逐漸下降。在長有死亡卡瑪斯草的牧場中放牧的所有綿羊,其耳垢檢測結果也均呈陽性。李認為,就像某些化學物質和藥物在被人類和動物攝入後,會沉積在毛髮和汗液中一樣,耳部的蠟腺也會分泌出部分植物毒素。
這項發現,為該團隊先前的研究增添了新內容,此前研究已表明不同有毒植物的毒素也能在牛的耳垢中被檢測到。對牧場主而言,耳垢可能是一個有用的工具,能幫助他們快速找出有毒植物,甚至透過分析受影響動物的放牧習慣,精準定位到某個特定牧場,從而保護牲畜。
李說:「如果這些動物在牧場上自由覓食,大多數時間都不會有人密切監視它們。」所以,預防中毒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越來越意識到,耳垢就像一扇窺探健康的粘性視窗,儘管目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人類身上。我們的耳垢可能顯示出糖尿病、皮質醇水平、代謝變化甚至癌症的標誌。
瑞典厄勒布羅大學的化學家若昂·巴爾博薩表示,李和他的團隊所採用的方法,未來某天可能會被應用於檢測人體中的某些藥物,比如嗎啡和可待因。這些藥物在化學性質上與加西因和加加丹寧大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