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科學家揭密:阿茲海默症四大關鍵發展路徑
醫學
07-13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最新發現,阿茲海默症的發展存在四種明確的程序模式。這項突破性研究透過分析近2.5萬名患者的電子健康紀錄,首度系統性地描繪出這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多重發展軌跡。
這項發表於《eBioMedicine》期刊的重要研究,跳脫傳統單一風險因素的觀察方式,改採「疾病發展軌跡」的新視角。研究團隊利用先進的機器學習演演算法與網路分析技術,追蹤各種診斷結果在時間軸上的關聯性,成功辨識出四種主要的發展路徑群集。
研究第一作者傅明舟指出:「我們發現多步驟的疾病發展軌跡,比單一症狀更能準確預測阿茲海默症風險。」這項發現將徹底改變我們對早期檢測與預防策略的思考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顯示約26%的診斷程序呈現明確的順序性。例如高血壓經常在憂鬱症發作前出現,而這兩者又會進一步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研究主持人張添明博士強調:「掌握這些連續性模式,將幫助臨床醫師更精準地診斷阿茲海默症。」
這項研究已透過美國「全民健康計畫」(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的驗證,證實這些發展軌跡在不同族群間具有普遍性。醫療人員未來可運用這些軌跡模式:提升早期篩檢準確度、為高風險族群制定個人化預防方案,以及最佳化臨床試驗的病患分組。
研究團隊共分析5,762名患者提供的6,794組獨特的疾病發展軌跡。這項開創性工作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等多個機構的經費支援,為對抗阿茲海默症開啟了嶄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