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地球驚現水星隕石?科學家破解數十年太空之謎

地球驚現水星隕石?科學家破解數十年太空之謎

隕石可能是人類直接研究水星表面的唯一途徑。雖然多數墜落地球的隕石來自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我們已發現約1,000顆來自月球和火星的隕石標本。這些天外來客很可能是小行星撞擊這些天體表面後,將物質拋射至地球的結果。

理論上,距離地球不遠的岩石行星水星,其表面物質同樣可能通過類似機制抵達地球。然而數十年來,科學家始終未能確認任何來自水星的隕石,這成為行星科學界的一大謎團。我們最新的研究發現了兩顆可能源自水星的隕石,若獲得證實,將為人類開啟了解這顆離太陽最近行星的形成與演化之窗。

由於水星極度接近太陽,派遣太空任務採集樣本的難度與成本都相當高昂。因此,這種「天然快遞」的隕石標本,就成為直接研究水星表面最可行的方式,其科學價值難以估量。

美國NASA信使號探測器的觀測數據顯示,水星表面可能富含鈉長石、貧鐵輝石、鎂橄欖石與硫化物等礦物。先前被認為可能來自水星的NWA 7325隕石,因其含有1%鐵的鉻輝石與水星預估成分不符,相關假說已遭質疑。

此外,無球粒隕石也被認為可能是水星物質。最新模擬顯示這類隕石可能源自直徑約5,000公里(與水星相近)的星體,但這類隕石的光譜特性與水星表面並不相符,科學家推測它們或許來自水星淺層地函。

我們最新研究的Ksar Ghilane 022和NWA 15915兩顆特殊隕石,經分析可能源自同一天體。其礦物組成與水星地殼預測成分高度吻合,同時氧同位素特徵也與無球粒隕石相似,這些證據都指向水星起源的可能性。

不過矛盾點在於:兩顆隕石的斜長石含量極低,與水星表面估計超過37%的含量相差甚遠;且隕石年齡約45.28億年,比水星最古老地質單元(約40億年)更為久遠。若確實來自水星,它們可能代表該行星現已不存的早期物質。

要確認隕石來源極具挑戰性。就像阿波羅計劃帶回的月岩樣本,才能讓我們確認某些沙漠隕石的月球起源;火星隕石也是通過內部氣體成分與火星大氣測量數據的比對才獲確認。在水星採樣任務實現前,相關研究都將面臨重重困難。

目前歐洲與日本合作的BepiColombo水星探測器已進入軌道,即將傳回高解析度數據,這或許能幫助我們確認這兩顆隕石的真正來源。若證實來自水星,將能解答該行星地殼年齡、礦物化學組成等諸多未解之謎。

這項發現已引發學界熱議,2025年澳洲隕石學會年會將有多場相關研討。在取得確鑿證據前,所有結論都仍是科學家的合理推測。您認為這兩顆神秘隕石是否真的來自水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