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深海探秘:首度曝光數十種神秘物種與甲烷生態系
2024年12月,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科考船「福爾克號」在智利南部太平洋海域展開探勘,透過遠端操作潛水器(ROV)深入4座未經探索的海底峽谷與近20處甲烷滲漏生態系統,拍攝到令人驚嘆的影像資料。
這片海域藏著壯觀的地理奇觀——最大峽谷面積達2,000平方公里(約772平方英里),最深處更超過3,000公尺(9,843英尺)。這些峽谷形成獨特生態系,成為玻璃海綿與深海珊瑚等「生態工程師」的棲息地,進而孕育從微型陽燧足到章魚等豐富物種。
甲烷滲漏區更是生命奇蹟的溫床。當富含甲烷的液體與氣體從海底裂縫湧出,便成為「化學合成細菌」的能量來源。這些微生物不依賴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反而利用甲烷的化學能,在永夜般的深海中建立起完整的食物鏈基礎。
「最令人震撼的是,這裡的甲烷生態與北美研究過的截然不同,甚至每天探勘的站點都各具特色。」波士頓大學微生物生態學家、本次探勘首席科學家傑佛瑞·馬洛博士強調:「在如此小範圍內發現眾多滲漏點,顯示智利沿岸可能遍佈這種生物多樣性熱點。」
研究團隊特別記錄到兩大亮點:在892平方公尺(約9,601平方英尺)的管蟲丘周圍,發現大量智利美食「康吉鰻魚湯」的主要食材——紅羽鼬䲁(當地稱Congrio colorado);更觀察到罕見的洪堡魷魚群聚覓食,以及如迪斯可球般閃爍發光的多毛類環節動物。
最振奮人心的是,團隊初步認定發現數十種科學界從未記錄的新物種。葡萄牙阿威羅大學的派翠西亞·埃斯奎特博士表示:「經過密集取樣,我們推測至少發現60種新物種,未來數年將持續進行驗證工作。這類探索性任務對拓展人類對地球的認知至關重要。」
這些發現不僅揭示智利沿岸海域的生態獨特性,更印證深海仍是充滿未知的「藍色疆域」。隨著科考影像陸續公開,科學家期待能解開更多深海生命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