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七彩丹霞:板塊碰撞造就的中國奇幻地貌

七彩丹霞:板塊碰撞造就的中國奇幻地貌

若沒有那場造就喜馬拉雅山脈的史詩級板塊碰撞,中國甘肅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內那些令人驚豔的七彩條紋山巒,或許至今仍深埋地底不見天日。

這片被稱為「彩虹山」的奇特地貌位於中國西北部,其斑斕色彩如同人工噴繪,構成超現實的異世界景觀。根據美國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資料,這些形成於祁連山麓的七彩巖層,與喜馬拉雅山系同源,皆誕生於約5000萬年前的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大碰撞。

美國地質調查局研究指出,由於兩大板塊岩石密度相近,碰撞時無法形成隱沒帶,導致原本平坦的地層被擠壓摺疊,最終塑造出這片鋸齒狀的壯觀地形。但鮮為人知的是,巖層中的彩虹紋理其實早在板塊碰撞前就已奠定基礎。

七彩丹霞主要由砂岩和粉砂岩構成,這些沉積巖是經年累月壓實固結的產物。巖層中不同色帶源自鐵質與微量礦物的差異分佈:深紅條紋富含氧化鐵、黃色層蘊藏硫化鐵,而綠色帶則含有較多綠泥石與矽酸鐵——這項發現獲《富比士》2016年報導證實。

當砂粒與粉砂尚未完全膠結時,地下水在孔隙間迴圈沉積礦物質,不僅包裹每顆巖粒,更強化巖層結構。如今我們所見的傾斜色帶,正是板塊碰撞將原本水平埋藏的巖層掀開後,再經劇烈侵蝕剝去表層沉積物所呈現的絕景。

現今七彩丹霞作為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設有木棧道與觀景平臺供遊客登頂賞景。這片毫無植被遮擋的天然調色盤,正以最原始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地球46億年來最瑰麗的地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