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1.15億年前的海底琥珀 暗藏遠古海嘯的驚人線索

1.15億年前的海底琥珀 暗藏遠古海嘯的驚人線索

日本研究團隊在《科學報告》期刊發表驚人發現:北海道砂礦場出土的琥珀中,竟儲存著白堊紀時期巨型海嘯的「波浪指紋」。這些金黃色樹脂與砂岩形成的特殊「火焰結構」,揭露了遠古森林被滔天巨浪吞噬的瞬間。

國立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地質學家久保田綾指出,這些源自1.15億年前太平洋底層的沉積物中,琥珀與砂岩呈現罕見的互鎖狀態。透過紫外線分析發現,樹脂在尚未硬化時就被急速帶入深海,形成如同火焰燃燒般的波浪紋理。華盛頓海嘯研究中心專家嘉莉森·蘭尼解釋,這種特殊結構需要緻密層覆蓋在柔軟層上才能形成,正是海嘯沉積的典型特徵。

更關鍵的是,研究團隊在同一地層發現大量植物殘骸與超過1公尺的樹幹化石。久保田團隊排除了洪水等小型災難的可能性,因為沉積物中未出現洪水特有的「上粗下細」顆粒分層。這強烈暗示當時可能發生連續性巨型海嘯,將整片森林連同新鮮樹脂捲入深海。

不過蘭尼博士仍持保留態度,她質疑樹脂在冰冷海水中能否保持柔軟狀態,並建議擴大取樣範圍:「真正的海嘯影響範圍廣達數百公里,我們需要確認100公尺外的沉積層是否呈現相同模式。」這項開創性研究為古海嘯學開啟新思路,但科學家們強調仍需更多證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