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德州驚現史前新物種!巨型有袋類遠親「孤星袋貂」現蹤

德州驚現史前新物種!巨型有袋類遠親「孤星袋貂」現蹤

科學家近日在德州大彎國家公園的黑峰組地層中,發現了一種全新史前有袋類哺乳動物化石。這批化石屬於袋貂屬(Swaindelphys)的新物種,該物種過去僅在懷俄明州西南部的斯溫採石場和新墨西哥州的納西米恩托地層被發現過。

這種被命名為「孤星袋貂」(Swaindelphys solastella)的動物,生存於距今約6,0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時期,體型相當於現代的刺蝟,但比起同屬其他物種要來得龐大許多。

堪薩斯大學博士生克莉絲汀·米勒興奮地表示:「這不僅是該時期體型最大的有袋類動物,更是目前發現分佈最南端且年代最新的物種!」

研究團隊在大彎國家公園的黑峰組地層中發現了這些珍貴的化石標本。堪薩斯大學教授克里斯·比爾德解釋:「雖然早在數十年前就有學者描述過大彎地區的古新世哺乳動物化石,但我們專注於尋找那些更小型、更難被發現的物種。」

「這項發現特別引人注目之處在於,它是北美古新世時期目前發現體型最大的有袋類動物。」比爾德教授幽默地補充:「畢竟德州什麼都比較大,這個發現似乎也不令人意外!」

研究人員指出,孤星袋貂的分佈模式可能透露了當時限制物種地理擴散的自然特徵和屏障,這對理解包括早期靈長類在內的動物遷徙路線具有重要意義。

米勒進一步說明:「古新世時期的氣候比現在溫暖許多,可能更接近熱帶型態。與今日的沙漠景觀不同,當時植被茂密,河流水系發達。」「我們就是在這些被稱為河流沉積物的古河道系統中發現這些化石的。」

這項重大發現已發表於最新一期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為史前哺乳動物研究寫下新篇章。

_____

Kristen Miller et al. Biogeographic and biostratigraphic implications of a new species of Swaindelphys (Mammalia, Metatheria) from the Paleocene (Tiffanian) Black Peaks Formation, Big Bend National Park, Texa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published online June 17, 2025; doi: 10.1080/02724634.2025.25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