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露西號完整捕捉主帶小行星唐納德喬韓森驚人真貌

露西號完整捕捉主帶小行星唐納德喬韓森驚人真貌

NASA露西號任務持續分析2025年4月20日與碳質小行星唐納德喬韓森相遇時拍攝的珍貴影像。

這張由露西號在距離約2,700公里處拍攝的照片,記錄了最接近前3.2分鐘的歷史性時刻。由於太陽光幾乎正對探測器方向,地形特徵的對比較為平緩。影像來源: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西南研究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

唐納德喬韓森位於太陽系主小行星帶內側區域,最初是由美國天文學家薛爾特·巴斯於1981年3月2日在賽丁泉天文臺發現。

2025年4月20日,露西號以僅960公里的超近距離飛掠這顆小行星,證實其為罕見的「延伸接觸雙星」結構──由兩個較小天體碰撞後結合形成的特殊天體。

特別令科學團隊驚奇的是,連線兩個主體的狹窄頸部呈現出獨特的「雙層冰淇淋筒」造型,這種幾何特徵在以往觀測中極為少見。

研究人員利用立體影像對比技術,將最近距離拍攝的完整影像(右)與72秒後擷取的畫面(左)合成。透過交叉視覺法,可呈現小行星結構的立體效果。影像處理由NASA團隊與皇后樂團吉他手布萊恩·梅、天文影像專家克勞迪婭·曼佐尼合作完成。

任務科學家表示:「最新公佈的影像由探測器搭載的L'LORRI相機在最近距離前數分鐘拍攝。這次成功的演練讓我們對後續木星特洛伊小行星探測充滿信心。」

目前露西號正以超過時速5萬公里的速度穿越主小行星帶,進入相對平穩的巡航階段。隨著逐漸遠離太陽,探測器將進入更寒冷昏暗的外太陽系環境。

預計2027年8月首次探測特洛伊小行星尤里巴特斯後,露西號將在15個月內完成至少6顆天體(含團隊新發現的2顆衛星)的4次近距離觀測,揭開太陽系形成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