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澳洲發現全球最古老撞擊坑,重新整理紀錄13億年

澳洲發現全球最古老撞擊坑,重新整理紀錄13億年

科學家在西澳洲的皮爾巴拉克拉通(Pilbara Craton)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撞擊坑,其年齡比先前已知最古老的撞擊坑還要早13億年。皮爾巴拉克拉通擁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裸露岩石,這讓科學家得以更深入地瞭解地球的遠古歷史。在此之前,最古老的撞擊坑紀錄保持者是同樣位於西澳洲的亞拉布巴撞擊坑(Yarrabubba crater)。

來自科廷大學的研究共同主持人提姆·強森教授(Professor Tim Johnson)表示:「在我們發現之前,最古老的撞擊坑年齡為22億年,而這次的發現無疑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古老的撞擊坑。」研究團隊根據岩石分析推測,當時一顆太空岩石以每小時3.6萬公里(約2萬2,370英里)的速度撞擊地面,形成了一個直徑100公里(約61英里)的撞擊坑,其威力足以將碎片散佈到全球各地。

強森教授進一步解釋:「從月球上的痕跡我們知道,早期太陽系中大型撞擊事件相當常見。然而,由於缺乏真正古老的撞擊坑證據,地質學家長期以來忽略了這一領域。這項研究為地球撞擊歷史的拼圖提供了關鍵的一塊,並暗示未來可能還會發現更多古老的撞擊坑。」

皮爾巴拉克拉通的岩石為這次撞擊提供了確鑿的證據。研究團隊發現了震裂錐(shatter cones),這是一種只能在極高壓力下形成的特殊岩石結構,而這種壓力只能來自外太空的災難性撞擊。此外,2023年另一支研究團隊在同一地區發現了撞擊球粒(impact spherules)的證據,進一步支援了類似年代的隕石撞擊事件。這些發現為宇宙撞擊在遠古地球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見解。

共同主持人克里斯·柯克蘭教授(Professor Chris Kirkland)指出:「揭露這次撞擊事件並找到更多同時期的證據,可能有助於解釋生命是如何開始的。撞擊坑創造了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例如熱水池。此外,這次發現也大幅提升了我們對地殼形成的理解。撞擊所釋放的巨大能量可能在地殼早期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將一部分地殼推入另一部分下方,或迫使巖漿從地函深處上升至地表。這甚至可能促成了克拉通(cratons)的形成,這些大型且穩定的陸地塊最終成為各大洲的基礎。」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已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為地球的遠古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