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科學家發現詭異恆星脈動訊號 外星文明可能是原因之一?

科學家發現詭異恆星脈動訊號 外星文明可能是原因之一?

一位退休研究人員在搜尋外星智慧生命跡象時,意外捕捉到鄰近恆星發出的異常光脈衝訊號。雖然外星活動是可能的解釋之一,但就像其他未解太空現象一樣,這很可能與外星文明無關。

這項由美國航太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退休科學家理查·史坦頓主導的研究,使用30英吋望遠鏡長期觀測1300多顆類太陽恆星。經過超過1500小時的搜尋,他在2023年5月14日首次發現位於大熊座、距離地球約102光年的HD 89389恆星發出兩次快速且完全相同的脈衝訊號。

史坦頓查閱歷史觀測資料後更驚訝地發現,類似訊號早在2019年就曾出現在飛馬座51(HD 217014)恆星上。完成研究後,他更於2025年1月18日在另一顆恆星(HD 12051)上記錄到第三組雙脈衝事件。這些訊號目前仍無法用現有天文學知識解釋。

加州SETI研究所資深天文學家賽斯·蕭斯塔克提醒,過去百年來許多最初被認為是外星跡象的天文現象,最終都被證實是自然現象。他特別指出:「任何外星傳輸訊號,無論是光學、無線電或其他形式,理論上都應該包含某種資訊內容。而這些簡單重複的雙脈衝模式,更像是某種天體物理現象。」

研究顯示,HD 89389恆星的光度在0.1秒內驟降約25%,這種快速變化與已知恆星行為完全不符。雖然地球周邊常有飛機、衛星等物體造成星光閃爍,但這些通常會完全遮蔽恆星,而HD 89389卻始終保持部分可見。更詭異的是,同步拍攝的影像中完全找不到任何遮蔽物的蹤跡。

史坦頓在研究中提出幾種可能解釋:某種未知的大氣效應、時空結構中的重力波、或是星光照耀某個隱形天體產生的繞射現象。當然,外星智慧生命活動也是未被排除的選項之一,但若真如此,這些活動必須發生在太陽系內,才能解釋星光變化的極快速度。

「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需要更多高品質的觀測資料,」史坦頓建議:「或許需要部署地面望遠鏡陣列,或採用其他創新觀測方法才能獲得突破性發現。」這項研究已發表於2023年4月23日的《宇航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