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肯亞神秘果樹:把二氧化碳變石頭的氣候救星

肯亞神秘果樹:把二氧化碳變石頭的氣候救星

自然界又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肯亞的某些無花果樹不僅會結果實,竟還能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石頭般的礦物質。科學家發現,這些樹木能在樹幹及周邊土壤形成類似石灰岩的沉積物,以極其穩定的形式將碳封存起來。

最新研究顯示,這些無花果樹具有特殊能力,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並形成碳酸鈣——本質上就是在樹木內部「製造石頭」。這項由肯亞、美國、奧地利和瑞士科學家團隊主導的研究,即將在布拉格舉行的戈德施密特地質化學會議上發表。

這些無花果樹是已知首批會利用「草酸鹽-碳酸鹽途徑」結果實的樹種。與一般樹木僅透過生長木材和葉子儲存碳不同,它們還能將碳固定在樹幹深處及周圍土壤的固態礦物中。

雖然所有樹木都會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但這些特殊樹種更進一步。它們利用二氧化碳製造名為草酸鈣的微小晶體,當樹木部分組織死亡分解時,微生物和真菌會將這些晶體轉化為碳酸鈣。這種礦物不僅比有機物能更長期儲存碳,還能讓周圍土壤變得更加肥沃。

研究團隊在肯亞桑布魯郡研究了三種無花果樹,發現其中「韋克菲爾德無花果」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鈣方面表現最為出色。科學家現在正計劃評估這些樹種是否適合農林業,包括量化其需水量、果實產量,以及在不同條件下能封存多少二氧化碳。

蘇黎世大學的麥克·勞利博士指出:「我們早已知道草酸鹽-碳酸鹽途徑,但其固碳潛力尚未被充分考量。如果我們能同時選擇種植既能儲存有機碳、又能在無機形態下固碳的果樹,將為氣候變遷帶來額外效益。」

這項發現意義重大,因為過去相關研究多集中在不結果的熱帶樹種。首個被發現具有此途徑的樹種是非洲楝樹,一生可在土壤中封存一噸碳酸鈣。科學家相信,還有許多具備此能力的樹種尚未被發現。

這項突破性研究將在2025年7月6日至11日於捷克布拉格舉行的戈德施密特會議上發表,該會議是全球最重要的地質化學盛會,預計將有4000名專家學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