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驚人發現:金星地殼超薄,內部活動遠超想像!
太空
05-18
被譽為「地球熾熱雙胞胎」的金星,最新研究顯示其地質活動可能比科學家原先認知的更加活躍。NASA資助的研究團隊發現,這顆高溫行星的地殼竟異常薄弱,且正經歷劇烈的內部重塑過程。
長期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金星的外殼會隨時間不斷增厚。由於缺乏類似地球的板塊構造運動,地殼物質似乎無法返回行星內部。然而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的最新研究卻顛覆了這個觀點。
NASA太空材料研究與探索科學部門副主管賈斯汀·菲利貝託解釋:「我們的模型顯示,金星地殼平均僅約40公里厚,最厚處也不過65公里。當外殼增厚到一定程度,底部會因密度變化而斷裂或熔化,重新融入地函。」這種稱為「變質作用」的過程,可能是理解金星地質活動的關鍵。
與地球板塊相互推擠的構造運動不同,金星的地殼是完整一塊。但研究發現,這種變質作用不僅能將水分和元素重新帶回行星內部,更可能驅動火山活動。菲利貝託強調:「這為我們提供了物質返回行星內部的新模式,也是巖漿產生和火山噴發的另一種機制。」
為驗證這些模型,NASA即將展開的「DAVINCI」和「VERITAS」任務,將與歐洲太空總署合作,詳細探測金星表面與大氣。這些任務有望證實變質作用是否仍在重塑金星地殼,並揭示其與火山和大氣演化的關聯。
菲利貝託坦言:「我們實際上並不清楚金星目前的火山活動程度。雖然研究推測應該很活躍,但仍需更多資料佐證。」這項突破性發現,將徹底改變科學家對金星地質演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