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老鼠展現急救本能,拯救昏迷同伴
南加州大學的最新實驗顯示,當老鼠遇到因麻醉而昏迷的熟悉同伴時,會表現出一系列獨特且一致的行為,從輕嗅和梳理到更強烈的動作,如咬住同伴的嘴巴或舌頭,甚至將舌頭拉出。
老鼠擁有自己的「急救」方式來幫助需要援助的同伴。圖片來源:Sun et al., doi: 10.1126/science.adq2677。
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員李張教授表示:「哺乳動物的同理心和社會連結行為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但這項研究首次觀察到老鼠展現類似急救員的行為。」
這項新研究指出,老鼠會傾向於幫助那些牠們知道已經昏迷的同伴。牠們的反應從輕柔的嗅聞和梳理,逐漸升級到更強烈的動作,如咬住嘴巴或舌頭,最後甚至將昏迷同伴的舌頭拉出。
南加州大學的孫文健博士補充道:「這種行為特別獨特,因為它與人類在緊急情況下的反應極為相似。我從未在老鼠身上見過這樣的行為。」
有趣的是,科學家們最初是在一項不相關的研究中,偶然觀察到老鼠之間的這種復甦行為。
當人類遇到昏迷的個體時,緊急應變措施包括評估情況、檢查反應、呼救以及進行心肺復甦術(CPR)。
南加州大學的陶惠忠教授解釋道:「『救援老鼠』針對昏迷同伴的嘴巴和舌頭採取行動的急迫性,似乎能改善同伴的呼吸道狀況,並加速其恢復。」
研究團隊還發現,老鼠之間的拉舌行為並不能被解讀為攻擊性舉動。這種社會行為在熟悉的同伴之間更為明顯,且當其中一隻老鼠只是睡覺或活動時,幾乎不會出現。
此外,當昏迷的老鼠恢復意識後,牠們的舌頭功能也完全正常。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利用先進的神經影像學和光遺傳學技術,探討了救援老鼠背後的神經機制。
張教授指出:「我們在神經觀察中最引人入勝的發現之一,是催產素神經肽的活化。催產素作為一種激素,在社會連結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催產素有時被稱為『愛情激素』,因為它與信任、連結和情感息息相關。這項研究首次顯示,催產素可能也是老鼠社會連結的重要因子。」
「我們的研究結果不僅增進了對動物行為的理解,也凸顯了催產素系統的關鍵作用,這可能對脊椎動物的社會行為研究提供重要啟示。」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科學》期刊。
_____
Wenjian Sun et al. 2025. Reviving-like prosocial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unconscious or dead conspecifics in rodents. Science 387 (6736); doi: 10.1126/science.adq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