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西方對PTSD的假設可能錯了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的科學家們首次在非工業化社會中研究荷爾蒙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之間的關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全球約有3.9%的人口曾在一生中經歷過PTSD,而在美國,這一比例更高,達到6%。PTSD通常發生在個人經歷或目睹創傷事件後,症狀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然而,關於這種病症的許多方面仍然未知。
ASU與海軍研究生院的研究團隊,包括人類學家、社會科學家和退伍軍人,首次在非工業化社會中探討了皮質醇和睪固酮與PTSD之間的關聯。這項新研究為PTSD的謎團提供了新的見解。
以往關於PTSD與荷爾蒙的研究僅限於西方或歐洲的工業化社會。這些研究涵蓋了經歷不同型別創傷的人,如車禍、襲擊和多次部署。研究顯示,大多數被診斷為PTSD的人,其皮質醇水平在一天中幾乎沒有變化,呈現出平緩的狀態,而非正常的起伏模式。
研究人員希望探討的是,在非工業化社會中,經歷相同型別創傷的人是否會呈現相同的荷爾蒙模式。他們選擇了圖爾卡納族(Turkana)作為研究物件,這是一個以畜牧為生的族群,生活在肯亞與南蘇丹邊境附近。圖爾卡納族的男性中有28%表現出PTSD症狀,且幾乎所有人都曾參與戰鬥。
研究結果令人驚訝。與西方社會不同,圖爾卡納族的戰士無論是否患有PTSD,其皮質醇模式幾乎完全相同。然而,患有PTSD的圖爾卡納族男性在醒來時的睪固酮水平較低。這一發現挑戰了西方對PTSD生理反應的既有認知。
研究人員指出,圖爾卡納族的戰士在戰鬥後會受到整個社羣的支援,並進行文化認可的儀式,這些長期的文化傳統可能緩解了他們對戰鬥創傷的負面生理反應。這也暗示了,僅透過研究工業化社會的人口,我們無法全面理解人類生物學的基本問題。
研究團隊強調了與圖爾卡納族分享研究結果的重要性。多年來,他們與該社羣保持密切合作,討論研究發現及其對未來研究的意義。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得以進行,完全得益於圖爾卡納族的支援與合作。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荷爾蒙調節的差異,還提出了更多問題,例如為何圖爾卡納族的PTSD患者皮質醇水平正常,而西方社會的患者則不然。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身體活動和文化差異有關,並呼籲進行更多研究來進一步探討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Zefferman, M. R., Baumgarten, M. D., Trumble, B. C., & Mathew, S. (2025). Little evidence that posttraumatic 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diurnal hormone dysregulation in Turkana pastoralists. Evolutio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DOI: 10.1093/emph/eoaf004